东北肝癌诊治和研究协作组及吉林省肿瘤质控中心肝癌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2023年4月21日,东北肝癌诊治和研究协作组(简称:东北肝癌协作组)及吉林省肿瘤质控中心肝癌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简称:吉林省肝癌质控专委会)成立大会在长春举行,并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
(大会现场)
(大会主席吕国悦书记)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副处长张巍、吉大一院院长刘彬等领导受邀参会。大会主席、吉大一院党委书记、普通外科中心主任吕国悦,首届东北肝癌协作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吉林省肝癌质控专委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
(张巍副处长、刘彬院长致辞)
张巍在致辞中表示,肝癌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近年来,肝癌的规范化诊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家和患者也对诊治过程中的质控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中心、高水平的协作研究促进着肝癌诊治更加科学、不断进步,并带动吉林省肝癌诊治水平更加严谨和规范。
刘彬在致辞中讲到,肝癌诊治模式从单一方法干预走向综合措施并举的时代,如何采取序贯或联合的治疗方案,在每一个治疗的时间节点,为患者选择最佳的精准治疗策略,是给医生提出的新的要求。他希望通过东北肝癌协作组的成立,把东北三省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让东北的诊疗方案和模式在全国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吉林省肝癌质控专委会的成立,把省内的资源进行高效整合,率先推出可实际操作的肝癌诊治规范化体系,为长远发展和其他肿瘤的治疗做基石、做榜样。
(东北肝癌协作组王楠娅秘书长主持仪式)
(东北肝癌协作组成立仪式)
东北肝癌协作组秘书长王楠娅从成立目的、组织构架、成员单位和任务规划4个方面介绍了协作组筹备情况,并主持了东北肝癌协作组成立仪式。东北肝癌协作组由来自黑吉辽5所医科大学、12家附属医院的肝肿瘤治疗专科组成,其成立目的为整合多所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疗及科研资源,共同开展多中心、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进而增强各成员单位的临床研究实力,提高青年人才的科研水平。
(孙晓东副主任讲话)
吉大一院肝胆胰外一科副主任孙晓东介绍了吉林省肝癌质控专委会的筹备和成立情况。他讲到,国家癌症中心在2022年印发了《关于开展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并于同年9月公布了第一批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吉大一院在落实指导措施要求的过程中,深感肝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也需要实事求是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
专委会成员为全省各大医院对肝癌诊治经验丰富的专家,涵盖了肝胆内外科、肿瘤内科、介入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学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与会领导与肝癌协作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在会上为主任委员和16位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
(吕国悦主委讲话)
主任委员吕国悦在就任讲话中表示,本次会议是东北地区首次举办的肝癌诊治和研究协作的学术论坛,多位国内著名专家参会并分享肝癌外科及肝移植、肝癌专病数据平台建立、肝癌系统RCT研究等前沿热点问题的进展。此次大会对推动东北地区肝癌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继续加强多学科协作,分享临床技术及科研成果,加强多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更好地促进吉林省肝癌肿瘤质控的学科发展。
在学术报告环节,吕国悦以“中国东北地区肝癌现状及诊疗进展”为题,从东北地区肝癌发病的严峻形势、肝癌诊疗水平提升的迫切需要,飞速发展的诊疗进展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了区域协作,聚焦前沿将是东北地区肝癌诊治和研究事业发展的未来之路。
吉大一院兼聘教授、临床研究部名誉主任、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教授杨田作“肝癌数据库平台的建立、共享和应用”的报告,他以自身建立数据库的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从单中心、手动录入的第一个数据库建立到目前已经建立了5000余例多中心、智能化电子肝癌数据库的历程,并对数据库和成果产出情况进行分享。会上,杨田向协作组各单位发出邀请,共同参与建立和完善肝癌临床研究数据库,并期待每个中心都能从中产出高质量临床研究成果。
王楠娅汇报了“两项肝癌手术期RCT研究方案探讨”,并表示两项RCT研究的方案设计已初具雏形,拟同协作组各单位同步开展。与会专家共同探讨,提出了多方建议,为后续推行开展、不断完善奠定了基础。
讨论环节,来自东北三省各大附属医院的专家就“东北肝癌诊治和科研合作的机制与模式”进行了热烈讨论;吉林省肝癌质控专委会各副主任委员就“吉林省肝癌规范化治疗的建议与措施”,发表了各自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议程紧凑,围绕焦点、前沿热点问题等分享经验、表述观点、提出建议。未来,东北三省肝癌临床研究合作与吉林省肝癌规范化工作将持续高质量开展,为学科发展添助力、为一方百姓谋福祉。
END
来源丨普外中心—肝胆胰外一科
提交丨孙晓东
编发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