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读片】皮肤病理读片系列——甲下恶性雀斑、丘疹坏死样结核疹、含铁血黄素型皮肤纤维瘤【附读片视频】
本次刘业强教授根据三例真实病例,为我们介绍了初诊为黑甲、坏死性丘疹或黑色素瘤的患者,如何进一步确诊的诊断要点与鉴别。摘要如下:
第55期
病史信息:
68岁男性,“左手食指指甲黑线8年,全甲发黑4年”
临床照片:
镜下所见:
初步诊断:黑甲
最终诊断:甲下恶性雀斑(甲下原位黑素瘤)
诊断要点:
1.皮损:可见左手食指指甲全甲变黑,呈条带状,色素不均一;左手食指甲下皮可见大片黑色斑片,Hutchinson征阳性。
2.甲下皮病理:致密角化过度,基底层及基底层上方可见个别异常的黑素细胞,基底层色度增加。
3.免疫组化:Ki-67阳性率约5%,S-100 (+),HMB-45 (+),Melan-A (+),MITF (+),SOX-10 (+),P16 (+),Tyrosinase (+)。
诊断心得:
活检取材部位对病理诊断十分重要,取材+病理+临床,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讲解视频: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第56期
病史信息:
59岁女性,“周身多发坏死性丘疹数年”
临床照片:
镜下所见:
初步诊断:坏死性丘疹
最终诊断:丘疹坏死样结核疹
诊断要点:
1.皮损为多发性坏死性丘疹,丘疹中间有浆痂,上覆少量鳞屑;
2.病理:表皮部分破溃、结痂,炎症细胞移入,真皮血管周围密集的淋巴组织细胞浸润,部分血管管腔闭塞,管壁模糊,红细胞溢出,间质胶原红染,部分间质肉芽肿改变。
鉴别诊断:
本例主要与淋巴瘤样丘疹病,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相鉴别。
讲解视频: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第57期
病史信息:
34岁女性,“右小腿黑色丘疹十余年。”
临床照片:
镜下所见:
初步诊断:黑色素瘤
最终诊断:含铁血黄素型皮肤纤维瘤
诊断要点:
1.皮损为右小腿分别有长径约1cm的椭圆形斑块和斑片,两者相互融合,基底部见黑晕;
2.病理:表皮轻度不规则增生,真皮全层可见成纤维细胞、胶原及血管增生,呈交织状排列,间质内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伴散在炎症细胞浸润,可见红细胞外溢。
鉴别诊断:
本例主要与卡波西肉瘤、结缔组织增生的黑色素瘤相鉴别。
讲解视频:
读片专家
刘业强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皮肤病理科主任
美国纽约大学阿克曼皮肤病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专委会常委及皮肤病理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
上海市皮肤病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病理质控中心皮肤病理质控小组组长
上海市临床病理读片会皮肤病理读片首席专家
专业特长
擅长皮肤附属器肿瘤、黑素瘤及炎症性皮肤病的病理诊断,对疑难罕见皮肤病的诊治有一定心得,创办《强哥谈病说理》网络直播栏目5年来,为中国皮肤病理的普及做了有益的探索,获2017年首届平安好医师称号,获2018年上海仁心医者杰出专科医师提名奖。课题组研究方向聚焦乳房外Paget病和黑素瘤的发病机制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相关领域,发表相关SCI收录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卫健委、申报多项课题。
感谢蔡轶颉、小胡、雨桐和瑶瑶医生整理和提供的病例信息~
设计:鹏飞
编辑:小约翰
本公众号发布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及相关版权方所有,内容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的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