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是对传统的肿瘤标志物一次巨大的突破。传统的肿瘤标志物一般是以蛋白质为主,以单一的标志物或是少数标志物的联合使用为主。
-摘 要-
2022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暨第十六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CCTB大会)于2023年4月7日-9日在上海隆重召开,众多医学专家齐聚一堂,充分研讨新型肿瘤标志物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应用等。会后,CCMTV临床频道特别采访到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孙奋勇教授,为我们介绍本次CCTB大会的特色和亮点以及基因检测技术在肿瘤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孙奋勇教授接受CCMTV专访
1.作为本次大会执行主席,请您介绍下CCTB大会的特色和亮点,以及对肿瘤精准诊疗的意义。
此次CCTB大会广受关注,单天累计最高有4900余人进入会馆参会,线上也受到了上百万的点击与观看。参与人员包括临床医生、研发科学家、企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家,涵盖整个科研到转化过程的参与者。大会围绕热点技术、全新方法打造大量的讲座论坛进行一系列交流报道宣传,提高了对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认知,更好地推进整个肿瘤标志学界的发展。大会组织井井有条,专家和参与观众都较为满意,会务组也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此次规模巨大有条不紊的盛会。借此机会对组织方、所有参与大会的支持者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2.基因检测有助于癌症的精准诊断、预测和预后、治疗指导、复发监控及药物研发。目前临床上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有哪些?您如何看待ctDNA和MRD在肿瘤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基因检测是对传统的肿瘤标志物一次巨大的突破。传统的肿瘤标志物一般是以蛋白质为主,以单一的标志物或是少数标志物的联合使用为主。肿瘤是高度抑制性的恶性组织,在不同人群或者同一人的不同部位或是肿瘤的内部,都有高度的抑制性。因此,以单一的标志物去解决所有的问题非常困难。基因诊断的出现可以识别肿瘤形成的基本特征,从而判断预后疗效等,可以多维度对肿瘤标志物进行发展,除了传统的基因突变,还包括拷贝数的异常、突变的复合等。基因检测提高了肿瘤诊断的精准性,也便于临床医生进行判断,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正确的治疗。 ctDNA和MRD两个技术本质上来讲都是一致的,可统称为液体活检。在近十年来,液体活检发展十分迅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分析维度较高,能够采集较多的肿瘤信息特点,从而提高肿瘤诊断精准性。对于早期诊断、预后疗效判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在临床上广泛重视。随着证券市场的相关领域融资,企业在这方面的研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未来,无论是从技术本身,应用场景,联合推广,疾病相关性的分析,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孙奋勇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检验科科主任
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审 核|孙奋勇 教授 责编|赵德云、叶静 编辑|徐凌玮
— EN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