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是穿过皮肤,将药物注射在皮肤与肌肉之间。
临床上,新进护士可能会有这些疑问,这些药物到底是皮内还是皮下?
疑问一
护士小刘:以前在产科轮科上班,需要给出生 3 个月内的小婴儿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注射要求是在上臂外壁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0.1 ml。
之前,一直都有老护士告诫我,注射卡介苗千万要皮内、皮内,不能打深了,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不然,注射部位会出现「寒性脓肿」,幼儿胳膊上会形成化脓反应、溃疡,很麻烦,甚至会引起医患纠纷。
因此,我就很小心地打,结果有两个新生儿的接种,都没打好,小孩后来又重新补「种」的,老师们对皮内注射有什么心得?
解答:
卡介苗皮内注射,属于疫苗接种。接种卡介苗对注射要求很严,制剂本身就是皮内注射用卡介苗,系用卡介菌经培养后收集菌体,加入稳定剂冻干制成。
接种卡介苗的注射器和针头要专管专用,不得用作其他注射,且严禁皮下或肌肉注射,以防止发生化脓反应。
疑问二
护师花花:我发现鲑鱼降钙素注射液皮试有三种情况:
同一种药物,说明书上的皮试方法有的是皮内,有的却说皮下注射。
但我们医院护理部的提出没见过皮下注射做皮试的,以前一直用的都是皮内注射的,所以就疑问,是按厂家说明书做还是怎样呢?
解答: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的皮试,要按照说明书上说明的配制方法,进行皮试液配制,皮试方法同青霉素皮试方法一样,属于常规的皮试方法——皮内注射法。
有的厂家说明书出现皮试时「皮下」注射,应属于审核不严情况下的笔误。
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一字之差,各有千秋。
皮内和皮下有什么区别?
皮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射在皮肤组织内。
皮下注射是穿过皮肤,将药物注射在皮肤与肌肉之间。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及大腿外侧方。
皮肤消毒:常规消毒皮肤,可碘酊消毒后酒精脱碘,现在多以 0.5% 碘伏消毒液消毒皮肤。
注射角度:皮下注射进针比皮内注射深,角度稍大,与皮肤表面约为 30~40° 角,注射器(1~2.5 ml 注射器)针头也稍大(5.5~6 号)。
皮试是皮下注射还是皮内注射?
药物过敏试验(皮试)采取的是皮内注射法,且常首选前臂掌侧下段,因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较为方便,易辨认局部反应。
两种注射方法有无技巧?
皮内注射技巧:
皮下注射法技巧:
来源:护理时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