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中国医大盛京医院多学科合作 成功救治一名突发主动脉夹层孕妇且母子平安
近日,一位孕32周的准妈妈突发主动脉夹层,情况极为凶险。在中国医大盛京医院心脏外科、妇科、产科、新生儿内科、急诊科等多学科组成的“孕心团队”的联合抢救下,患者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脱离了生命危险,母子平安并顺利出院。
患者旭女士(化名),今年34岁,孕32周+4当晚突发胸背部的撕裂样疼痛,被家属紧急从通辽当地转入我院。经过心脏彩超检查,发现患者升主动脉有隔膜样回声,第一急诊科医生陈之光凭借多年经验考虑患者为主动脉夹层。因患者为孕妇,增强CT和用药均对胎儿有一定影响,陈之光向家属解释后,家属决定做CTA检查,CT结果果然是最凶险的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病变由根部一直累积到双侧髂总动脉,根部直径达到5.5厘米,随时有破裂风险。
术前CTA检查
凌晨2时,患者转入急诊EICU病房。急诊科紧急联系心脏外科病房主任李东玉团队、第一妇科病房主任欧阳玲团队、第一产科病房主任王珺团队、第一新生儿内科病房主任富建华团队,为患者制定和评估治疗方案。
患者为高龄孕妇,结婚10余年初次怀孕,现妊娠32周,病情危重,治疗刻不容缓。如果先行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可能引起胎儿宫内严重缺氧,甚至胎死宫内;如果先做剖宫产,手术操作以及胎儿娩出前后引起的剧烈血液动力学变化都可能导致撕裂的腹腔动脉破裂,孕妇猝死。患者妊娠已超过28周,处于孕晚期,总体治疗策略考虑先行剖宫产手术,随后行主动脉夹层手术,但剖宫产后进行主动脉手术时需要体外循环,将使用大量抗凝药物,此时子宫大出血风险极高,为降低大出血风险,可同期切除子宫并行主动脉手术,但也意味着患者将永久失去生育能力。而保留子宫观察出血情况,再适时进行主动脉手术,但观察过程中患者随时可能发生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死亡。
手术方案如何选择?经过多学科反复讨论,决定剖宫产术后根据子宫情况决定是否切除子宫,同期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确保母子平安。
早上8点30分,患者被送入手术室,麻醉科、手术室各项术前准备有序进行。9时30分,剖宫产手术率先进行,王珺团队按照预定方案,轻柔开腹,切开子宫,不加腹压,双手顺利娩出胎儿。
胎儿娩出后,第一新生儿内科病房医生立即为胎儿进行Apgar评分和复苏抢救,胎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经初步复苏及正压通气复苏无效,立即予气管插管复苏囊正压通气复苏后,胎儿心率逐渐升至正常,肤色转为红润,由产科医生和新生儿内科医生共同将患儿护送至第一新生儿内科病房继续接受治疗。
为新生儿插管
此时,心脏外科病房医生团队已全程在手术台旁待命,一旦发生主动脉夹层破裂,立即开胸抢救。剖宫产后,医生在B超监测下发现患者宫腔面渗血严重,且患者有子宫腺肌症,在向患者家属交代并取得家属的同意后,欧阳玲团队顺利为患者完成子宫切除术。
上午11时,主动脉夹层手术开始。术中,李东玉发现患者的主动脉根部严重受累,夹层撕脱主动脉瓣环,手术难度极高。团队凭借扎实精湛的外科技术,为患者实施了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降主动脉象鼻支架置入手术,顺利挖除了夹层这颗“不定时重磅炸弹”。
下午17时,手术顺利结束,这场耗时约9个小时的接力抢救取得圆满成功。
在医护人员悉心照护下,术后1天,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半月后,患者病情平稳出院;新生儿状态良好,体重已接近3公斤,母子团圆。
正常的心脏主动脉,由内膜、中膜及外膜三层结构组成。而主动脉夹层,简单来说就是管壁最内侧的内膜发生破口撕裂后,血流冲击进入血管壁三层结构之间,使得部分管壁完整性仅由薄弱的外膜维持,一旦外膜支撑不住,血管三层结构全部破裂,患者极可能因大出血死亡。而病变累及升主动脉的A型主动脉夹层是最凶险的急重症之一,48小时内的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多数患者会一周内死亡。一旦确诊,尽快手术是抢救生命的唯一途径。该患者又是一名孕晚期患者,此类情况十分罕见,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五,孕妇和胎儿的死亡率分别高达30%和53%,凶险程度不言而喻。作为辽宁省心脏大血管重点专科、辽宁省产科危重症抢救中心、东北区域诊疗中心,医院心脏外科、产科已建立科学完善的孕产妇疑难急危重症救治流程,医生始终坚守在疑难急危重症心脏病孕妇的抢救一线,多措并举,用团队协作、精湛技术抢救一个又一个生命,为无数家庭带来新生和希望。
多科室综合供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