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一院郑新权:优质、高效、创新引领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
钟鼓锵锵,淮水汤汤。古老淮河,浩荡东流,在中游南岸孕育了一颗璀璨的淮畔明珠——霍邱。
作为安徽省霍邱县第一家国家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肩负着165万人口的健康守护使命。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31医院,1988年8月成立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被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为三级综合医院。
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省、市、县“文明单位”、“全省维护消费者权益诚信单位”、“全省健康促进医院优秀单位”、“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暨新冠肺炎防控先进集体”、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而这一切,离不开医院的掌舵人——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新权。
郑新权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立志成为一名“好医生”。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去省城的机会,在向学校写下了“选择回家乡,不后悔不反悔”的保证承诺书后,毅然踏上回乡之路。
从一名普通医生一步一步成为“霍邱名医”、“皖西名医”,从一名普通医务人员逐步成为一院之长,郑新权是医院发展的见证人,也是奉献人。
创新引领急诊新趋势
急诊急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医院乃至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的总体水平。作为县域龙头医院,必须承担各类急危重症的综合救治和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援等功能,这是基本公共服务和应急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乎生命安全的重要民生问题 。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对于医院而言更是如此,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郑新权如是说。
以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建设为例,2015年郑新权带领团队在全国率先组建了“院前急救、门诊观察、急诊急救和重症救治”的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他介绍道,医院急诊科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门诊输液及预约服务“四位一体”的新型急诊急救模式科室。现拥有医护驾人员47人,科室通过GPS定位系统、EMS平台实现院前与院内急诊急救无缝对接,确保急危重症病人得到方便、快捷、及时、有效地救治,极大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近年来,急诊科年急诊量达3万余人次,年抢救危重病人近万人次,急诊抢救成功率达99.6%。
“效率高、技术强、服务优是我们急危重症救治队伍的宗旨。 ”郑新权说道。
该院急诊团队连续4届在六安市急诊急救大赛获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二、三等奖,此做法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与推广,形成急诊领域的新趋势。
目前,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已全部完成,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危重新生儿急救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相继通过评审。
值得一提的是,卒中中心获得国家脑防委“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授牌,综合救治能力名列全国百强,全省第7位。
2021年胸痛中心已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并成功救治心梗患者300余例。
“什么叫好医院?使辖区内的老百姓不出现县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这才叫好医院。”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的郑新权说道。
2022年,霍邱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394835人次,住院39612人次,手术11600人次,三级以上手术占比57.73%,平均2022年的门诊量、出院病人数、手术台次与2021年相比均有增长。
筑巢引凤,助学科发展
郑新权深知,医院要想发展得好,一定要在品牌学科建设上下工夫,而学科建设离不开优秀人才。因此,担任院长以来,他就把人才引进作为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个高水平的学科不是说建就能建成的,要引进人才、提高技术、保证疗效,要让病人满意才行,在这方面,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郑新权自信地说:“在我们的努力下,家乡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长三角一体化医疗’带来的实惠和便捷,看病也不会‘难’了。”
医院先后与中科大附一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安医大一附院、等大型名院建立了全方位紧密合作关系。
此外,医院还成立了专家工作站、建立专科联盟等,充分利用江浙沪和合肥等长三角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学科建设。
医院先后成为首批“长三角县域消化专科联盟”成员,成立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霍邱诊疗中心;先后成立“上海长征医院霍邱县胰胆肿瘤中心”、“上海长征医院霍邱县胃肠肿瘤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霍邱县肺食管肿瘤中心”;分别聘任上海长征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知名教授成立专家工作站。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充分借助大医院的学术影响力、专家知名度和科技实力,通过远程会诊、高速绿色通道转诊,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患者少跑路”,患者足不出县就能感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同时,医院深入开展疑难杂症和特殊病种的特色诊疗,提高专病专治疗效,实现医院综合水平和技术实力的双提升,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为了加强本院人才梯队建设,医院也已形成了一套符合医院高效运作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医院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根据业务发展需求,积极引进高端医疗技术,不断充实“人才库”、“专家库”的力量,致力抢占本地区医疗服务“制高点”。
医院筑巢引凤,成立区域诊疗中心专家工作站,填补薄弱学科的技术空白。
质量、安全“两手”抓
“药物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治病,也能对生命构成威胁。如何进行合理用药,减少药品的滥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又能有效的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 郑新权说。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通知》,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药事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发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专家治院”的作用,制定相关药事管理规章制度,并在运行过程中针对存在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整改,及时修订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如处方点评、抗菌药物管理等制度。
制定落实国家集采药品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通过源头控制非中选药品采购和鼓励临床使用国家集采药品,既达到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目的又能提升处方质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郑新权说道:“例如在开具处方时,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前设置规则,提升医师开具处方效率同时帮助医师规避一些格式上的错误。”
除此之外,医院还成立审方中心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工作,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处方点评,提升医院整体处方规范率和适宜率。
据2022年度全国医疗机构处方抽查与评价结果的通报显示,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处方规范率居全国32位、全省首位,处方规范率98.11%和西药处方适宜率75.03%,有力地展现了医院管理能力和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体现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双提升。
谈及未来,郑新权说:“作为一院之长,一定要抢抓机遇,现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做优服务,向着‘大县要有大医院、强医院、好医院’的目标定位努力奋斗,谱写医院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慧开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