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S强调结果导向,MDT是过程管理,更是实践过程中的难点,多学科共同的目标是合作共赢;
ERAS理念指导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管理
王庚教授
北京积水潭医院
0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93岁,主因“摔伤致左髋疼痛,活动受限8h”收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既往有COPD病史,间断冬季哮喘,近期有咳嗽、咳痰症状,查体发现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较多湿啰音。专科查体结果示左髋压痛,左下肢外旋,短缩畸形。
辅助检查:
血气:吸氧3 L/min,PO2 63.0 mmHg,SO2 91.3%;
血常规:WBC 9.84*109/L,HGB 95 g/L,NEUT 84.7%;
血生化:肝肾功能大致正常,低钠低氯;
ECG: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
CXR:双肺纹理粗,左下肺可疑片影;
初步诊断:粗隆间骨折(左)、 COPD,肺部感染? 低氧血症、低钠低氯血症、贫血
思考:
病人及家属:大夫,能手术吗?今天能住院吗?今天能手术吗?手术效果好吗?手术有风险吗?什么时候能出院?
外科医生:能不能麻?明天能做吗?能不去ICU吗?回病房能不让疼吗?止疼泵怎么吐的这么厉害?
医政部门:怎么又有纠纷?次均费用这么高?怎么个个去ICU?住院时间太长……
改变:怎么改变?目标是什么?方法是什么?
0 2加速康复外科(ERAS)
ERAS理念的目标实质是采取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ERAS理念应贯穿围术期全程:慎于术前、严于术中、善于术后,其优势包括全程、安全、简便、有效。然而,在ERAS实施过程中需要多学科诊疗(MDT),目前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难点,如围术期全程镇痛等。
1989年,丹麦Hvidovre大学医院的Henrik Kehlet,首次提出了“多模式镇痛”或“平衡镇痛”的概念。多模式镇痛是指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物或镇痛方法。由于作用机制不同而互补,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同时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小,使得不良反应相应降低,从而达到最大的效应/副作用比。
除了术中和术后镇痛,术前镇痛也是围术期全程镇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否得到手术治疗是对预后最大的影响因素,能否尽早得到手术治疗是对改善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术前准备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First is Better
Faster is for Better
Faster is Doable
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AOS)临床实践指南指出:髋部骨折病人在48小时内接受手术与良好的预后紧密相关。英国骨科协会推荐:所有内科情况适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应在入院后48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
0 3此类患者急诊评估、镇痛与ERAS
1. 治疗计划
包括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控制肺部感染、纠正贫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疼痛治疗等。
2. 入院后诊疗流程
普通流程:病人到急诊→牵引后收入病房→病史采集,各种辅助检查→专科会诊→安排手术→麻醉科访视病人
目前流程:病人到急诊→麻醉科评估及镇痛处理→手术患者收入病房→完善术前检查准备→当天或第二天手术
在达到择期手术标准的前提下,目前流程相较于既往术前手术日天数显著降低。
3. 急诊镇痛
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给予0.4%罗哌卡因30 mL,镇痛时间可持续12-24 h,同时阻断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
适应证:
髋部镇痛
院前急救,术前镇痛,术后镇痛
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后,可见患者VAS评分较前显著降低、生命体征稳定、阿片类药物相关并发症显著降低、睡眠质量显著改善。
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相比较,股神经联合闭孔神经阻滞(FONB)后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应用镇痛药剂量更小、相关并发症更少、患者住院期间全身情况更好。
4. 急诊评估、镇痛与ERAS流程
5.该病例麻醉方案:外周神经阻滞(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腰麻/全麻
术后恢复情况:术后6h坐起,术后24h床旁辅助下站立,术后1周床旁活动,术后1个月可独立活动。
0 4思考之解答
1. 针对病人及家属的疑问:大夫,能手术吗?今天能住院吗?今天能手术吗?手术效果好吗?手术有风险吗?什么时候能出院? 答案都是肯定的!
2. 针对外科医生的疑问:能不能麻?明天能做吗?能不去ICU吗?回病房能不让疼吗? 答案也是肯定的!
老年髋部骨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骨折后1年的致残率为50%、致死率为15%~33%;骨折后2年女性患者死亡率28%;男性患者死亡率37.5%。文献报道,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6%,30天内死亡率为4%~10%,1年内死亡率17%~27%。
目前我们的临床实践中,显著缩短了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次均费、提高床位利用率。
3. 针对医政部门的疑问:
怎么又有纠纷? – 没有
次均费用这么高? – 不高
怎么个个去ICU? – 不去
住院时间太长! – 不长
0 5ERAS之再思考
深刻感悟:沟通有效、及时;
管理问题:建立路径、优化流程;
多科室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外科、内科、急诊、护理、检验、影像等,此外,医院领导的支持和行政部门的协调同样重要。
综合诊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术前/术后禁食水、术后体位、抗深静脉血栓等。
1. 术前禁食水
术前禁食于1848年出现第一例麻醉致死案例后提出,本世纪成为外科手术的基本法则之一,目前术前禁食仍然在许多国家实行。术前禁食水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不适使病人代谢状态变差,从而无法更好处理手术的刺激。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2016版指出:麻醉前6h禁食蛋白质类流质(牛奶、肉汤);麻醉前4h禁食碳水化合物(稀饭、馒头),麻醉前2h禁饮清亮液体;采用全身麻醉者,清醒后先进饮再进食;采用细针腰麻或硬膜外麻醉者,返病房后可进饮和进食;尽量控制输液。
2. 术后禁食水
应根据患者苏醒和防御性反射评分,个体化制定禁食水方案。
3. 术后体位
术后需要去枕平卧吗?《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年)》推荐:术后清醒即可半卧位或适量在床活动,无须去枕平卧6h。
0 6 总结
ERAS强调结果导向,MDT是过程管理,更是实践过程中的难点,多学科共同的目标是合作共赢;
ERAS要人性化--生理和心理的康复;
围术期管理--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多模式镇痛是原则,技术特长是抓手。
· 作者简介 ·
王庚 教授
主任医师,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阻滞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
北京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
医促会-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血液管理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
免责声明:
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END—
医学审核:何思梦博士
编辑:MiSuper.米超
校对:Michel.米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