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再障疗效差,中西结合挽狂澜
文章转载自:江西省中医院血液科
2021年10月20日,涂女士因双下肢多发性瘀点瘀斑,至南昌某三甲医院就诊,完善骨髓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后,涂女士多次住院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每况日下,皮下出血、牙龈出血一直得不到控制,吃东西稍用力就会导致牙龈出血加重,最严重的时候每个月需要输血四次,治疗过程很痛苦。涂女士自述到,她那时候人躺在床上,但是鼻腔、牙龈血流不止,心里想的是血流干了就死了,濒临绝望。天无绝人之路,某天患者亲属让其赶紧到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那里疗效好。于是涂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门诊。
2022年5月19日涂女士到门诊看病,症状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乏力,活动后加重,牙龈渗血,双下肢可见多发出血点,无发热,纳差,夜寐可,二便正常。曾主任经过四诊合参,中医辨证论治后认为该病属于为“髓劳”范畴,发病的关键在于肾之阴阳亏损,脾肾亏虚,生血乏源,血劳精亏,可见乏力头晕,脾不统血,血行脉外可见各种出血症状。中医治法也应以补肾为主,兼以健脾益气生血,用药需注意补中有运,补而不滞,并且也应该注重止血药的运用,因为再障患者血小板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临床往往易见出血表现,并且需要中西医结合,以提高疗效。
2022.8.26日复诊,涂女士仍为血小板数量过低而感到担忧,医生看后开导说:“虽然血小板计数只有6,但是这是你自己造的血小板,病情已在好转!”涂女士听后豁然开朗,心情也好转了起来,直到今天涂女士念念不忘的还是这一句话。也是从这一天开始至今,涂女士再也没有输血,一直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也在往好的方向发展。2022.8.26至2023.2.22涂女士的血小板计数由10、12、16、20、23、25、32逐步增长到了41,人变得比以往更有精神了,说话的声音也比以往洪亮了,这让涂女士对治疗更有信心了。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外周血中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该病归属于难治性疾病,病情迁延难愈,且易复发。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重型再障的重要疗法,但是只有部分患者能找合适的供体,故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等药物的免疫治疗成为治疗再障的普遍方案,但相关用药费用昂贵,或长期使用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再障疗效逐步得到广泛认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取长补短,可以降低其复发率,改善疾病预后,并减少西药的毒副反应。
医师简介
曾英坚: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具有丰富的西医临床、中医临证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擅长恶性血液病、肿瘤化疗后的中医调治及不能耐受化疗恶性血液病、肿瘤的中医治疗;擅长中西医综合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贫血、过敏性紫癜、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擅长中医药联合个体化减毒增效化疗方案、去甲基化方案、最新医学技术及转化医学方案综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和老年恶性血液病。目前中西医结合诊疗血液疾病的技术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及国内先进水平。
还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头晕乏力、心慌失眠、抑郁心烦、自汗盗汗、手足心汗、畏寒燥热、月经不调、口苦口干、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等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的中医调治和中医疑难杂病的治疗。
学术任职及荣誉: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中西医整合医学学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疾病诊疗专家组专家成员,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中青年专家,全国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西省首批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获江西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卫健委抗疫“记大功”奖励。
科室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淋巴血液病科)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发展,目前为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血液病临床研究基地、江西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西省青年文明号,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中西医结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疗专家组成员单位、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等。全国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陈信义教授、刘风教授、周郁鸿教授、陈志雄教授、胡晓梅教授为科室顾问专家,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国医大师皮持衡教授、全国名中医张小萍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江西省首届国医名师贺支支教授是科室的学术指导老师。科室主任曾英坚主任中医师为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和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团队其他青年医师骨干均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均为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委员,科室护理人员均拥有护理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科室可开放床位42张,中西医诊疗、护理实力强大。
科室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以综合方法和技术诊治各种血液疾病:1.各种贫血性疾病(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营养性贫血、慢性病贫血、溶血性贫血);2.各种血液肿瘤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3.各种出凝血疾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4.各种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5.其他血液病(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具有简、便、效、廉和毒副作用小的特点。近年来,经全体医技人员不断努力及科研攻关,科室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中西医结合特色,在以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骨髓瘤以及老年血液病方面特色鲜明,疗效深受患者信赖,其以中医中药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治疗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老年MDS、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老年恶性血液病的综合水平在国内同领域居于前列水平和省内领先地位。
血液诊断方面开展了骨髓细胞形态、骨髓病理、溶血性和出血性疾病的检查诊断技术,开展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和流式细胞术(FCM)及基因芯片、二代测序诊断等技术。可从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子表型、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角度,对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血癌等)进行MICMC分型,达到国内先进诊断水平,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要求。 科室在作好技术卓越疗效好的同时,以其忘我的奉献精神不懈为患者朋友们提供感动、暖心服务,从而也赢得了患友们的“金银”口碑,已成为了血液病诊疗领域中的“精诚之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