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完全闭合,也可以不带着「粪袋」走完余生
患者基本信息:许某,女性,54岁
主诉:直肠癌根治术+回肠造口术后3月,吻合口狭窄2周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子宫肌瘤子宫次切术。
3月前许女士因行肠镜检查发现自己患有结直肠肿瘤,便在湖州某医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回肠造口术。
手术后,由于被治疗的肠道暂时还不能正常使用,医生为许女士挂上了造瘘袋。许女士需要挂袋3-6个月,以保护肠道吻合口,之后再把这段肠道恢复原位。
(注:造瘘袋是患者在行改道造瘘手术后,用于存储患者排泄物的存储容器,可以起到临时储袋的作用。往往适用于造瘘手术后肛门改道的患者,并且需要定期更换。)
2周前,许女士根据医嘱准备回纳手术,在术前肠镜检查时发现吻合口闭合,肠镜也无法通过。
是肿瘤复发还是疤痕挛缩?肠道吻合口闭合,也就是说肠道的一端堵住了。这意味着这段肠道现在还不能和其他肠道连接起来正常使用。
医院建议可以再次外科手术,但手术存在风险——如果采用外科手术将狭窄段切除,不仅创伤较大,还可能由于残留肠段太短,离肛门太近,无法回纳小肠。这样,许女士可能一辈子都要使用造瘘袋……
永久造瘘人的困境:因使用造瘘袋而带来的日常生活的不便、其他人的目光,会让“造瘘人”承受比普通人更大的压力。(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 150万人因为直肠癌而成为永久造瘘人,除了生理上的困境,90%的造瘘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许女士非常痛苦,更不能接受自己余生都带着造瘘袋。为了寻找解决办法,许女士一家经过多方打听,来到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消化内科张烁教授处就诊。
在看完许女士的检查报告后,张烁教授发现,许女士的直肠吻合口狭窄情况并非肿瘤多发所致,而是由于之前直肠癌手术导致吻合口疤痕收缩增生后现在吻合口处已经完全堵死。
张烁教授决定先以超声内镜探查口侧端肠管,争取用肠镜微创的方法打通肠道。许女士在充分了解术式后,也同意了这一方案。
张烁教授于内镜下以超声内镜探明狭窄段及口侧端肠管,用电刀沿肠管切开约15mm后,终于完全打通狭窄段。
(超声下图像)
简单地讲就是将吻合口疤痕完全切开后,打通狭窄段肠管,再加以球囊临时扩张,使吻合口保持一定大小。
内镜手术非常顺利。许女士术后没有出现明显出血、穿孔和感染等并发症。
(肠管堵住了)
(狭窄段完全切开)
随后,许女士接受了外科回纳手术,肠道重新接通。出院之日,许女士开心地说:“来到新华医院,找到张烁医生,问题就解决了,也不用带着造瘘袋生活了。”
这次手术让直肠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多了一种治疗的选择。其实吻合口狭窄是结直肠癌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现吻合口狭窄,应当早期处理。
科普小课堂:
其实直肠吻合口狭窄是结直肠癌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现吻合口狭窄,应当早期处理。
01直肠吻合口狭窄是什么?
(1)结直肠术后出现吻合口处肠壁增厚、瘢痕狭窄段长度超过10 mm,直径为12 mm的结肠镜不能通过的吻合口,定义为吻合口狭窄。
(2)只要患者出现排便不畅、便频、排便时腹部胀痛甚至出现肠梗阻等临床症状且肛门指诊发现吻合口有狭窄迹象者应定义为吻合口狭窄。
02直肠吻合口治疗方式有哪些?
针对直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有很多种,包括经手指扩张、球囊扩张、狭窄切除术和经腹手术等,这些治疗并非是相互孤立的,吻合口狭窄的不同治疗手段之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手指扩张:适用于低位膜装狭窄患者,需要反复多次扩肛。也可用于位置较低的较窄的管状狭窄。
(2)内镜下球囊扩张法:具有微创、可以反复进行的优势,适用于直肠指诊手指不能到达的狭窄或手指扩张效果不佳者。
(3)狭窄切除术:对于狭窄位置较低,宽度为1 cm左右,上下界限清楚者可行经肛切除狭窄或十字切开狭窄瘢痕的手术。
(4)经腹手术: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弥漫性狭窄或管状狭窄较长者,如吻合口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可考虑经腹手术切除狭窄段。
素材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倪思忆
撰稿:杭州橙览-惠风和畅团队
审核: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张烁
注: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