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3:从分子功能到临床应用
为了防止由于过度和/或不适当的免疫反应而破坏组织,免疫细胞在多个点受到各种调节机制的严格检查。除了PD-1和CTLA-4外,还有多种刺激和抑制共受体参与调节T细胞活化。这些共受体被列为潜在的药物靶点,开发针对这些共受体的新型免疫疗法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这些共受体中,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开始火热,在昨天“近五年免疫肿瘤学全球临床格局分析”文章中提到,2022年LAG3单抗药物临床数量同比上升了36.8%。
今日,泽璟制药宣布其自研LAG3/TIGIT双抗获批临床,这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LAG3/TIGIT双抗,今天来聊聊LAG3。
靶点概述
LAG3基因在小鼠体内定位于6号染色体,在人体内定位于12号染色体。LAG3基因含有8个外显子,跨度为6Kb,编码生成含52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包含信号肽)。
LAG3分子为I型跨膜蛋白,包括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个部分。
胞外区与配体结合,由四个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结构域构成,其中D1结构域含有一个富含脯氨酸的环状结构域和一个链内二硫键,具有种属特异性,被称为V系免疫球蛋白超家族,D2,D3,D4属于C2系。
跨膜–胞内区由三部分构成。(1)潜在的丝氨酸磷酸化位点S454,为酪氨酸激酶的作用位点。(2)高度保守的KIEELE基序,与其他已知的任何蛋白无同源性。(3)谷氨酸–脯氨酸重复序列,又称EP重复序列,与胞内区的信号转导功能密切相关。
LAG-3结构
LAG3在生理条件下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NK cell,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等免疫细胞表面,可负向调节T细胞功能。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在炎症性淋巴组织如扁桃体或淋巴结中亦发现少量的LAG3+淋巴细胞病理状态下,LAG3在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IL)表面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
信号通路
LAG3与CD4分子结构相似,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能力比CD4强很多,与MHCⅡ结合后通过TCR-CD3复合物,传导负性调节信号。人类T细胞的抗体交联实验证明LAG3与TCR复合物中的CD3缔合,从而导致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生成减少。
LAG-3也能结合FGL-1,α-syn,Gal-3和LSECtin。作为免疫检查点,LAG3抑制其宿主细胞的活化,抑制免疫反应。
LAG-3的表达是通过TCR的激活或细胞因子(特别是IL-12、IL-27、IL-15、IL-2和IL-7)诱导的。翻译之后,LAG-3被运输到细胞表面。在那里,LAG-3以低聚物或单体的形式存在。与配体结合后,LAG-3以依赖于LAG3胞质结构域的方式抑制TCR通路的早期步骤。这可以防止转录因子(包括NFAT)的激活,从而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增殖。
LAG-3的表面表达受到金属蛋白酶ADAM10/17的调控,ADAM10/17蛋白水解切割LAG3,LAG3在膜上裂解为两个膜相关的片段p54和p16。其中p54分子量约为54kDa,包含D1,D2和D3结构域,以可溶形式(可溶性LAG2)被释放。p16为跨膜–胞内部分,分子量约为16kDa。
LAG-3的表面表达也可能受到内吞作用的调节,内吞作用可以通过配体结合来加速。
LAG-3信号传导示意图
生理学作用
LAG-3在多种实体瘤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存在高表达,这些耗竭的CD4+和CD8+TIL表达的细胞因子明显减少。
一项对肝癌患者的研究表明人肝癌组织特异性T细胞上LAG-3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肿瘤肝组织和外周血。LAG-3的阻断可以增强TIL的增殖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抗肿瘤免疫。
LAG-3在人胶质母细胞瘤样品的TIL和与肿瘤相关的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上表达,单独使用LAG-3或与抗PD-1组合使用,在根除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方面非常有效。
对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发现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的Treg细胞上都表达了LAG-3,这种表达LAG-3的Treg细胞产生高水平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IL-10和TGF-β,并抑制TIL的活化。
在研格局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大概有70多款LAG3药物在研,多数处于临床前,从这个数据来看,预计未来几年进入临床的LAG3药物会继续增长。
涉及的癌种包括实体瘤、乳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肾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以及血液瘤。
数据来源:智慧芽
其中单抗药居多,双抗药多为LAG3与PD(L)1、TIGIT和CTLA-4结合,此外,LAG3单抗与PD(L)1单抗、TGIIT单抗联用也是多数企业目前尝试的方向。
2022年3月,百时美施贵宝宣布,美国FDA批准其抗LAG-3抗体药物relatlimab上市,与抗PD-1抗体Opdivo联用,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
这是近10年来,美国FDA批准的首个靶向新免疫检查点蛋白的免疫疗法。 相比于其他免疫检查点联合治疗,PD-1和LAG-3在活化T细胞上的共表达,有助于其信号及化学物质向免疫突触的快速运输,从而表现出对T细胞信号转导更强的协同抑制作用。
PD-1和LAG-3的联合使用还可以避免如PD-1的单个检查点封锁会导致的LAG-3和CTLA-4以及其他检查点途径的补偿性诱导,从而避免形成反馈环所导致的单一用药的疗效减退。
此外,Relatlimab单药治疗黑色素瘤、默沙东LAG3与PD-1联用的临床也已进展到III期。
III期在研LAG管线
除此之外复宏汉霖、信达生物、维立志博/百济神州、时迈药业等企业均有布局,目前处于临床1-2期阶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