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病例

2023-04-24 11:08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比较成熟了,但颈动脉狭窄尚未在群体健康中形成深入认识,因此建议冠心病类患者去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颈动脉。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66岁,因胸闷,头晕,来本中心检查。

超声检查

检查所见:

1285168230542875926091682305428960

1.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最厚处分别约1.2mm(左)、1.4mm(右)。

2.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后外侧壁探及一低回声斑块,大小约29.4mm×4.8mm,呈半环形分布,表面不光滑,纤维帽强回声不完整,致管腔局部狭窄,最窄处内径约1.6mm,直径狭窄率约75%,远端显示不清。

3.CDFI及PW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处湍流:Vmax=265cm/s;RI=0.50。

超声提示

● 双侧颈总动脉硬化。

● 右侧颈内斑块形成并狭窄(直径狭窄率约75%)。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其他病因如外伤、动脉扭转、先天性动脉闭锁、肿瘤、动脉或动脉周围炎、放疗后纤维化等较少见。

定 义

1.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既往6个月内无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卒中或其他相关神经症状,只有头晕或轻度头痛的临床表现可视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2. 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① 脑部缺血症状:可有耳鸣、眩晕、黑蒙、视物模糊、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眼部缺血表现为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

②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是短暂性、可逆性的,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h内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

③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表现为有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等脑组织损伤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可危及患者生命。

34481682305429421

检查方法

颈动脉狭窄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包括:超声(U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磁共振(MR)。这几个检查方法各有不同,也各有优缺点。

67331682305429534

(图源网络,DSA征象)

77841682305429685

(图源网络,MR征象)

目前主流筛查的方法是超声诊断,超声可以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大小,斑块占整个管腔面积的狭窄程度,斑块的软硬以及颈动脉局部血流速度的改变。而目前的超声造影技术,还能够进一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以预测是否容易发生远端脑梗塞。

超声诊断标准:

1.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的界定

颈动脉1.0mm≤IMT<1.5mm提示为增厚,局限性IMT≥1.5mm定义为斑块。

2.斑块的分型

① 根据斑块声学特征:

● 均质回声斑块:分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

● 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部包含强、中、低回声。

② 根据斑块形态学特征:

● 规则型: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表面纤维帽光滑,回声均匀,形态规则。

● 不规则型:如溃疡斑块,表面不光滑,局部组织缺损,形成 “火山口”样缺损。

③ 根据斑块超声造影后增强特点:

● 易损斑块:斑块由周边向内部呈密度较高的点状及短线状增强。

● 稳定斑块:斑块无增强或周边及内部呈稀疏点状增强。

98801682305429755

颈内动脉狭窄诊断标准(2003年北美放射协会)

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

高危因素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主要是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吸烟、饮酒、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缺乏体育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口服避孕药、促凝危险因素等;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代谢综合征,包括向心性肥胖,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这一组互相紧密关联的因素能够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危人群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冠心病(尤其是需要做冠状动脉搭桥或介入治疗)患者以及体检中发现颈动脉血管杂音者。

65401682305430195

治 疗

推荐意见:

1.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可服用他汀类药物和(或)阿司匹林,并筛查其他可治疗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治疗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适当的身体活动(I级推荐,C级证据)。2.对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70%),在预期寿命大于5年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医院(围手术期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率<3%)可考虑行CEA或CAS(II级推荐,B级证据)。行CEA或CAS的患者,如无禁忌证,围手术期与手术后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II级推荐,C级证据)。

3.对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定期进行超声筛查和随访,评估狭窄的进展和脑卒中风险(II级推荐,C级证据)。

预 防

1.如果您的年龄超过了40岁,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问题,除了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及定期体检,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预防颈动脉狭窄的发生。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食用瘦肉,多吃白肉,少吃红肉;避免高脂肪食品;避免高钠、高盐食品;避免油炸食品;避免腌制、加工食品。

3.调整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预防颈动脉狭窄,对颈动脉内膜增厚也是可逆转的。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保持健康的体重;每周150分钟出汗运动,如快步行走;戒烟,包括香烟、电子烟;限制饮酒、尽量戒酒;合理管控情绪和压力;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体检与随访。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比较成熟了,但颈动脉狭窄尚未在群体健康中形成深入认识,因此建议冠心病类患者去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颈动脉。

参考文献:

[1]张峰,钟经馨.血管超声解剖及临床应用手册[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2.[2]李若楠,章希炜.沉默的杀手:颈动脉狭窄[J].恋爱婚姻家庭(月末),2021,(11):52-53.[3]陈忠,杨耀国.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9(03):169-175.[4]John S.Pellerito,Joseph F.Polak.血管超声经典教程[M].温朝阳,童一砂,主译.科学出版社,2017.[5]张华斌.超声参数法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NASCET标准).华斌的超声世界.2014-09-23.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颈动脉,冠心病,高血压,超声,诊断,血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右肺中叶不规则结节,PET/CT诊断机化性肺炎1例
    打开APP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罕见甲状腺异位癌一例【武汉高尚医学影像】
    打开APP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咯血发现支气管动脉畸形一例【高尚医学影像】
    打开APP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