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到底怎么看?看这篇!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可以实时连续反映除血管内皮因素外,所有血液成分从凝血到纤溶的整个凝血过程,以此判断患者出血及血栓的风险。
TEG图形完整的描绘了从凝血到纤溶的整个过程
临床应用有哪些?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包括:
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凝血状态(低凝、高凝、正常)
出血原因分析,指导成分输血
根据出血原因,明确需要输血成分,缺什么,补什么。
* R时间延长-补充血浆;
* K时间延长、Angle角降低-补充冷沉淀(纤维蛋白原);
* MA值降低-补充血小板;
* LY30/EPL升高-抗纤溶。
观察抗凝药物疗效,通过普通TEG前后对比评价抗凝(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新型抗凝药)疗效。
评估血栓风险。TEG检测的MA值与术后血栓并发症密切相关。
协助诊断DIC。 TEG能够对DIC进行分期(高凝期、低凝期、纤溶亢进期),协助诊断治疗。
评估AA及ADP途径抗血小板药物药效。
TEG的4种检测类型
以血栓弹力图检测为基础,更多检测项目得以拓展并应用于临床,相应的检测类型有四种:普通血栓弹力图检测、快速血栓弹力图检测、肝素酶对比检测和血小板图检测(包括AA、ADP、AA+ADP三种组合类型)。不同检测类型的作用和特点也有所不同。
怎么看?看哪些?
TEG的基本参数包括R、K、α、MA、EPL、LY30等,不同检测类型的检测参数不同。
各个参数及临床意义见下表。
参数异常数值的临床意义
文章来源:康普士,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编辑:青翠欲滴,校审:晨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