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 | 追忆欧阳仁荣教授(二)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民主同盟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第九、十、十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协第九届常委、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四届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血液学专科分会第四、五届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内科专科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原院长、血液科主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欧阳仁荣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4月17日22时5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欧阳教授学生发来长文
缅怀老师
↓↓↓
1、仁济医院血液科钟华 主任医师
(图:前排左一为钟华主任医师)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半夜惊闻欧阳老师驾鹤西行,虽然老人家缠绵病榻已有一段时间,但噩耗传来仍难以接受。
历年来受教于欧阳老师的点点滴滴回忆就像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研究生面试是和您第一次见面,记得研究生面试结束,决定录取我后,您和方老师找我谈话,给了一本厚厚的《临床血液学》,勉励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血液科医生,就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您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只要还来医院参与临床工作,就孜孜不倦地阅读最新文献并与我们分享。
记得研究生毕业,参加全国血液年会并有幸代表我们科室在大会上发言汇报我的研究结果。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心中惴惴不安,是您在行前一字一句教授我汇报演讲的技巧,提醒我要适当放慢语速,把每一个要点讲清楚。
在临床工作中,是您一直教导我们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十分重要。人是一个整体,你首先是一个医生,其次是内科医生,最后才是血液科医生,诊治病人要从整体入手,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临床医生就是要多在病人身边,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临床医生要善于在临床诊疗中发现问题,进行临床相关的研究,解决临床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在临床中要多想想为什么,多阅读最新的文献才会有不断地提高。
我们科病房以收治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为主,病人往往经济负担较重,您教导我们要多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仁术济世,要体现在尽量减轻病人的负担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取得尽量好的疗效。心中有爱,眼中才会有光,才能给病人希望。
欧阳老师您为人谦和,对于下级医护工作人员处处体现出尊重。对于病人的诊疗建议您一直会这样说:“某某医生,这个病人这样处理侬看可以吗?”。对于我们诊疗中考虑不周的地方,您会这样讲:“小某,这个病人这方面我们是不是要注意一下”。您总是在和风细雨中指出我们的不足,为我们指明努力的方向。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您的严谨作风,您的医者仁心,您对待后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态度将一直激励我们前行。
2、仁济医院血液科王婷 主任医师
(图:右一为王婷主任医师)
言传身教 点滴在心
恩师欧阳仁荣教授2023年4月17日22时55分与世长辞。虽知终有离别之时,获悉之际仍觉突然。犹记最后一次探望,病床前执您之手,和您念叨着很快会转好的,您颔首,今恍如隔世,不禁泪长流。追思缅怀之际,映入脑海的画面是欧阳先生那永远和蔼而温暖的笑容。缅怀堂内吊唁,视频中循环播放着2007年欧阳老师从医50周年时摄制的影像,又见您行医从教钻研的矍铄身姿音容笑貌,温文尔雅,平易近人,温暖的对待病患、同事、学生、家人,宛若您依然陪伴着我们。
2000年博士生复试,是我第一次见到欧阳老师,记得那是阳光明媚的午后,具体的面试问答已记不清晰,唯记得欧阳老师亲切和蔼的面容和复试专家组老师们温暖和谐的氛围,感谢恩师,由此引领我进入仁济血液的大家庭。攻读博士期间,我的工作间紧邻欧阳老师的办公室,老师的办公室永远是敞开的,随时可以翻阅书柜中庞博的专业书籍和师兄师姐的论文集;在欧阳老师繁忙工作的间隙,我随时能和老师讨论课题,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西院综合楼晚间楼道均要上锁,学生熬夜做实验时无法回寝室,会用老师的办公椅和凳子搭简易床安置;实验条件有限时,欧阳老师会多方联系试验场所和设备,帮助我顺利实施课题;学位论文撰写时,欧阳老师更是逐字逐句逐个标点符号审阅修改,提出宝贵意见。欧阳老师于我是严师、是慈父,严师并非严厉亦从未有严词,而是老师做人做事要求严格治学严谨,言传身教,点滴在心;老师更是和蔼可亲的长者、慈父,关心着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家人。
在欧阳老师身边学习工作二十余载,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对医学持之以恒的热爱,对病患始终如一的关爱,深耕医学领域近70载,坚守初心,一生践行仁术济世,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每位病患。欧阳老师直至85岁高龄之际仍坚持西院病区和东院病区每周两次教学查房,老先生博学睿智,言谈风趣,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为我们授业解惑,亦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每年至欧阳老师家新春拜年是科室数十年的传统,科室同事们约好新春前的周末齐至欧阳老师家,欧阳老师和师母邬老师总是备好品类繁多的精美茶点,大家围坐畅谈欢声笑语,随着年轻同事的不断加入,拜年的队伍也在逐年壮大,包括下一代小朋友亦接受到老法师的熏陶。每年的教师节、中秋节,我带上鲜花登门看望欧阳老师,聊聊近况聊聊家常,临别时欧阳老师每每送我至电梯口,叮嘱“怎么不再多坐会儿,问你父母好啊”,我也每每说“欧阳老师保重身体,下次再来看您”。
时间定格在2023年4月17日,恩师仙逝,不甚悲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欧阳老师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想念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