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鲁山县人民医院李中原:“中心化”建设推进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3-04-22 11:25   健康县域传媒

李中原表示,“千县工程”要求县医院开展的二十大“中心化”建设,是聚焦于县医院的功能定位,实现了体系上下整合和院内纵横整合。

“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提出这样的主张。两千多年后,他的思想在其故乡河南省鲁山县得到进一步丰富,在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如何让“患者得医”、“百姓健康”成为鲁山县人民医院的重要任务和发展主题。

68181682118173368

鲁山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体检、院前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医院在职职工1531人,高级职称109人。医院开放床位2235张,开设54个临床医技科室,年门诊70余万人次,手术近2万例次,出院病人8万余人次。

56151682118174247

鲁山县人民医院院长李中原说道,“新时期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要以满足县域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县域医疗中心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县级医院是县域医疗机构的龙头,要强龙头‘千县工程’中心化建设是一个重要抓手和发展机遇”。

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提高救治效率

鲁山县人民医院非常重视急诊建设,急诊科目前已完成三级医院标准的五大中心建设,并在2021年7月份获得了“中国县域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示范单位”,同年审核通过省级重点专科。

18571682118174400

“急诊科全天候24小时运行,肩负着全县人民的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任务,实现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服务,为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李中原介绍,急诊科团队现共有医护人员130人,其中医生44人,护理76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38人。急诊科分设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急诊内外科诊室、急诊留观室、急诊清创缝合室、急诊手术室、急诊外科病区、急诊内科病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急诊周围血管介入科病房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68851682118174849

近年来,医院持续夯实强化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落实诊疗规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2022年5月-6月,鲁山县人民医院胸痛、创伤、卒中中心先后顺利通过河南省胸痛中心“回头看”。2022年,胸痛中心介入手术量共计2231台,其中PCI 531例,其中急诊PCI 263例,平均首份心电图时间4.5分钟,DTN(溶栓时间)平均时间25分钟,DTB(急诊手术时间)平均46分钟,其中最短19分钟。

2022年,卒中中心静脉溶栓225例,DNT时间平均为18.8分钟,最短DNT时间达到8分钟。其它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动脉瘤弹簧圈栓塞等技术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快速提升,从而使数百个家庭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健康鲁山保驾护航。

李中原以创伤中心为例介绍道,严重创伤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进行抢救、检查、会诊,需要做手术的患者,在急诊科完成术前准备(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备皮、抽血、备血等)后,立即送入急诊手术室进行手术。

2022年全年共收治创伤患者3721例,其中严重创伤311例,平均完成检查时间由2020年(创建前)的48分钟缩短至现在的12.5分钟,最快7分钟完成检查;平均入院至手术开始时间由2020年(创建前)的90分钟,缩短至现在的45分钟,其中最短时间30分钟。严重创伤患者(ISS≥16分)救治成功率持续提高,由创建之初的80.80%升高到92.32%。自创伤中心创建以来大大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降低了死亡率。

目前,急诊科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中毒中心及急危重症为抓手,开放绿色通道,办理0元账户,使危急重症患者在未交费的情况下优先检查、优先抢救,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25021682118175115

此外,2022年,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治疗早产儿84例,极低体重17例,新生儿脑电242例,有创机械通气8例,无创通气78例。2022年度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共收治孕产妇2176人,其中危重孕产妇935人,急诊救治能力不断提升,有效提高了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

“中心化”建设,推动县域医共体服务水平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鲁山县人民医院又是如何发挥龙头作用,推进医共体建设,带动县域医疗机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呢?

8851682118175711

李中原介绍,鲁山县医疗健康集团成立后,作为牵头医院,医院积极推进县域医疗健康集团建设。医院以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即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病理、消毒供应中心为抓手,推进医疗健康集团成员单位信息互联互通,持续做好检查结果互认。通过远程医疗,为医疗健康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服务。

2022年为医疗健康集团成员单位开展远程会诊67例,远程影像诊断8815例,远程心电诊断38654例,发现急性心梗80例。医院依托远程医疗,医疗健康集团成员单位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有力举措,极大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29941682118175905

在提升临床规范服务能力建设方面,鲁山县人民医院依托县域医疗集团,进一步建设肿瘤服务中心、微创介入、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重症监护、麻醉疼痛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同时,依托肿瘤中心,开展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连续性。依托微创介入中心,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开展肿瘤、外周血管、神经等领域的介入诊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病死率高,是围手术期和院内非预期重要死因,也是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

如何建立长效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李中原以鲁山县人民医院VTE中心建设为例,分享了经验。

84671682118176122

鲁山县人民医院自2022年起,启动了静脉血栓症防治管理体系,院长李中原亲自担任静脉血栓症防治管理委员会主任,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院VTE的防治专家委员会,明确职责和任务。医院制发综合有效的院内YTE防治与管理实施方案、制定《VTE的预防性抗凝治疗知情同意书》,组织院内VTE防治工作的协调检查、分析、评价、反馈、并持续改进,建立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快速反应团队,由骨科、妇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周围血管介入科、肿瘤科等临床多学科参与的院内VTE 预防管理专家组,制定院内VTE预警和出血风险评估标准和防治方案,对医务人员进行院内VTE防治知识的培训并指导院内VTE防治方案的实施。

各临床科室成立VTE防治管理小组,科主任是科室VTE防治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制定科室的VTE防治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负责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VTE相关知识培训,每月对科室人员落实VTE防治工作情况进行抽查考核和持续改进。对VTE倾向患者、疑似患者应请医院专家组会诊,落实专家组意见。

医院依托VTE中心,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开展VTE的预防、诊断、治疗,提升VTE防治服务能力。依托麻醉疼痛中心,积极推动围手术期急性疼痛治疗,开展手术室外的麻醉与镇痛治疗,不断满足患者对诊疗舒适性的新需求。依托重症监护中心,提高重症救治水平,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

李中原表示,“千县工程”要求县医院开展的二十大“中心化”建设,是聚焦于县医院的功能定位,实现了体系上下整合和院内纵横整合。接下来,医院将继续提升重点专科能力,整合内外部医疗资源,以中心化建设持续推动县医院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杨宇轩

审核:王军

4229168211817640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李中原,VTE,创伤,县域,重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