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病例回顾分析
病例影像资料
病例一影像资料
中年女性,体检超声发现子宫内膜增厚;
既往结肠癌术后病史。
病例二影像资料
中年女性,体检发现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宫腔内积液,多考虑为炎性病变。
病例三影像资料
中年女性,乳腺癌术后半年余;
超声提示宫腔内稍高回声光团,子宫肌瘤,双侧卵巢囊性占位。
病例影像结果分析
上述病例MR图像均可见子宫内膜局部增厚,可见形成异常结节影,呈T1WI及T1压脂序列等信号,T2WI及T2压脂序列高低混杂信号,DWI未见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子宫结合带完整。
术后病理均为子宫内膜息肉。
病例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的讨论
01、概述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及含厚壁血管的纤维化子宫内膜间质构成的突出于子宫内膜表面的良性结节,是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可引起月经周期异常、异常子宫出血与不孕,可恶变。
EP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炎症刺激、雌/孕激素受体分布不均衡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后容易复发,约有3.5%发生恶变。
EP常见于35岁以上妇女,高峰年龄为50岁。目前中国妇女EP发病率不断提高,为24%~25% 。
02、MRI表现
经阴道超声是目前尤为常用的评价子宫内膜的方法,确诊仍需子宫内膜活检或诊刮术,然而这对阴道和宫颈狭窄的患者而言,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
MRI具有良好的分辨率以及多方位成像的特点,在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方面有较高价值。EP典型的MRI表现为T2WI上子宫腔内低信号纤维核或高信号囊肿,弥散不受限;动态增强扫描示多数息肉早期呈完全或部分强化并持续明显强化或渐进性强化模式;增强后肿块内纤维核呈条索状明显强化,囊变区呈边缘清楚的未强化区。病理上纤维核心区细胞排列紧密,使T2WI信号减低;病变中囊肿为子宫腺体扩张、液体集聚,使T2WI呈高信号;出血是由于厚壁血管破裂所致,使部分病例T1WI出现稍高信号。
03、鉴别诊断
① 子宫内膜癌:部分子宫内膜癌病灶MRI扫描T2WI序列上亦可见高信号囊变区与低信号纤维核心,此时通过DWI可鉴别,EP 相对于子宫内膜在DWI多呈等信号或低信号,而子宫内膜癌均呈稍高、高信号,相应ADC为低信号;EP的ADC值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另外子宫内膜子肉患者子宫内膜结合带均完整,这与恶性肿块侵犯结合带、正常T2WI结合带低信号影中断或消失不同。
② 子宫黏膜下肌瘤:T1WI肿瘤与正常子宫肌层相比呈等信号,T2WI多呈均匀低信号,边缘清晰,继发变性者其信号不均匀,子宫内膜受压移位,扩散不受限。
③ 子宫内膜增生:弥漫均匀增厚的子宫内膜信号与正常内膜信号一致,结合带完整,扩散不受限。
04、总结
T2WI上肿块内低信号纤维核呈明显条索状强化、肿块弥散不受限、结合带完整,是子宫内膜息肉的典型和特征性MRI表现。当广大女性朋友出现妇科问题时应当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以明确诊断。
参考资料:
[1]田宗武,邓飞艳,曹雯等.子宫内膜息肉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J].海南医学,2020,31(12):1577-1579.
[2]刘颖,马隆佰.子宫内膜息肉MRI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5):494-496.
[3]刘洁,张利.子宫内膜息肉、Ⅰ期子宫内膜癌不同MR序列信号特征及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12):135-136+147.
以上内容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