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发出中国声音!我院院长宋尔卫院士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分享“肿瘤生态学说”

2023-04-21 11:56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应答中效应免疫细胞的重要构成,但其在乳腺癌患者中布控的规律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4日下午,我院院长宋尔卫院士应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邀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参加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2023年年会,并在“Follow the Leader: Tumor Cells Driv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through Collaboration”专场上,举办了以“肿瘤生态学说”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获得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

40781682034224518

AACR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癌症研究会议之一,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最顶尖科学家、临床医生以及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共同围绕肿瘤领域前沿技术和创新突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作为癌症研究界的焦点舞台,每年的AACR年会都会介绍来自世界各地机构的癌症研究领域最优秀人才的工作,以促进全世界对癌症病因学、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理解。

38201682034225212

宋尔卫院士作“肿瘤生态学说”主题报告

在今年的报告会上,宋尔卫院士以“Collaboration between tumor cells and the inflammatory environment of distant organ drives metastasis by impairing effector immune cell deployment”(肿瘤与炎性微环境协同调控效应免疫细胞远程布控介导肿瘤转移)为题目,向参会专家介绍了我院团队在乳腺肿瘤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宋尔卫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效应免疫细胞布控(EICD)指肿瘤患者体内具有抗肿瘤效应的免疫细胞在全身的布控,包括效应免疫细胞的激活、循环、募集、浸润和命运决定,是描绘抗肿瘤免疫发生、分布和发展的全景图。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应答中效应免疫细胞的重要构成,但其在乳腺癌患者中布控的规律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对此,宋尔卫院士团队首先揭示了原发肿瘤在转移靶器官中远程布控效应免疫细胞的现象,其次阐明了肿瘤细胞释放截然相反的两种危险信号——即趋化CD8+ TRM和上调免疫检查点分子,来调节EICD强度的机制,最后强调了靶向EICD中的关键免疫检查点分子,可将“冷”转移灶向“热”转化的治疗潜力,这一系列研究将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略。其研究成果在问答环节引起了参会代表们和专家们的热烈讨论。

18481682034225305

会议现场

鉴于宋尔卫院士在肿瘤免疫及肿瘤微环境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Trends in Cancer及Trends in Immunology等国际顶尖期刊多次邀请其撰写专题综述;Springer出版社特邀其编写专著:The Long and Short Non-coding RNAs in Cancer Biology、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Breast Cancer: Biomarker Diagnosis, Targeted Therapies and Approaches in Precision Medicine以及Tumor Ecosystem: an ecological view of cancer growth and survival。此外,高教出版社及北京科技出版社特邀其主编《RNA干扰的生物学原理与应用》和《小分子RNA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责编:黄睿、张阳

初审:林伟吟

审核:欧阳霞

审核发布:古小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AACR,EICD,宋尔卫,肿瘤,癌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