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感悟】耿红梅:让叙事成为一道光
叙事{Spring}医学
让叙事|成为一道光
花明柳媚,草长莺飞,在这美好的人间四月天,我有幸成为医院首届叙事医学师资培训班中的一名学员,在医院培训中心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叙事医学培训。叙事医学讲述的是医学人文,它的精髓是与文学修养和内涵结合的。当我沉浸于杨晓霖教授带来的叙事故事,在聆听中慢慢展开对叙事医学认知的触角,心灵也接受着叙事的洗礼,如春日里的涓涓细流般,细细入心,慢慢滋养。这是这个春天里,我收到的最好的心灵礼物。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在护理部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我国叙事护理创始人李春教授的叙事护理理论。两年多的时间,从研读叙事护理理论到学习叙事护理案例,再到叙事护理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很多护士学会与病人聊天了,在疗愈他人的同时亲密家人、同事,我欣喜地看到了叙事护理的春天,以为这已经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
当杨晓霖教授为我们打开叙事医学的世界时,我知道我对叙事护理的认知只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叙事医学与叙事护理相比,它的纬度更广、更大。叙事医学的理念是要与周围的人和世界建立叙事链接,只有找到链接点,回应别人的问题和表现,才能找到与人交流建立叙事的点。进入叙事链接后,可以通过叙事调节来达到你想要的好的结局。叙事护理则是从叙事医学链接的点推进去,就如何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叙事手法进行讲解,最终的目的是用叙事达到我们我所要的好的结局。从这点来说,叙事护理应该是更具体的叙事医学。
叙事医学表达的理念与叙事护理相同。杨晓霖讲《医学的温度》这部书时,说到“每一个患者都是等待我们去阅读的文本,因为每一个病人都有独特的生命故事。”这与叙事护理中“每一个生命是独一无二的”相一致。说明叙事是相通的,叙事医学与叙事护理是互相补充,互相滋养的。
杨教授最后讲解的概念是“叙事闭锁”,叙事闭锁讲的是人陷入现实绝望状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如跳楼自杀、颓废工作、精神萎靡等等。种种看起来遭遇悲惨命运的人,都需要世界的帮助,如何帮助他们呢?
只有有了叙事的基础,找到每个人物叙事的链接点,才能打开心结,找到人物背后的故事。在目标闭锁中,杨教授讲了在卡塔尔世界杯的开幕式上,那位只有上半身的男孩-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大使加尼姆·阿尔·穆夫塔。他没有下肢,不能行走,但他靠目标的叙事解锁达到了正常人不能达到的事业巅峰。叙事闭锁理论可以用到我们的临床护理中,那些叙事闭锁的老年患者,还有临终的疾病晚期患者,用心找到与病人的叙事链接点,可以让病人达到一个不一样的生命结局。
“叙事链接、叙事回应”是杨教授用到的频率很高的词。用在临床护理中,就是我们要带着好奇心去面对我们的病人,洞悉他们独特的生命世界,回应他们的感受和提问,我们才能了解创伤和疾病背后的故事。“在生命叙事进程里,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叙事链接的网络”。
“让叙事成为一道光,当你用叙事照亮别人打开别人的心结时,别人也会给你一束光。”这是我听到的我们做临床叙事最好的答案。
为期两天的叙事医学培训缓缓落下帷幕,在培训楼前与温婉的杨教授合影留念时,夕阳西下,春色依然。相信杨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是叙事医学的春天,它是充溢在医学世界里的一道光,一道温暖的光,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叙事医学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温度。
(东院创伤骨科病区 耿红梅)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