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越己丨吉大一院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研究生风采系列展播(七)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国家面向优秀研究生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获奖研究生在学术能力及价值观引领方面表现卓越,是全面发展的品学兼优研究生代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
“引领·越己”系列展播陆续报道了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研究生“引领卓越·超越自我”的故事,鼓励和引领全体研究生学子汲取优秀榜样力量、实现跨越进步。
本期让我们共同走进硕士研究生郑壮壮、苏婧、刘贺实、毕罗鹏、潘若楠的“国奖”故事。
郑壮壮 2020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肿瘤学 导师:姜新教授 研究方向:肿瘤免疫微环境和放射治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幸遇良师,既修仁术,亦铸医魂。”2020年郑壮壮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研至吉大一院放疗科,师从姜新教授。导师每周召开组会,珍惜一切空余时间修稿,用心血为他打开了科研的大门;通过搭建平台、组织科研培训,导师精心教导他不断追求临床和科研的新理念、新高度。
郑壮壮(右)与导师姜新教授(左)
自入吉大一院以来,郑壮壮就立鸿鹄之志向,欲除人类之病痛,卫国民之健康。硕士三年,郑壮壮锐意进取,不忘初心,以精益求精和持续钻研的科研精神追求不断进步。他曾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宝钢奖学金,并代表吉林大学参加全国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评选。连续两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校一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此外,还获得白求恩励学金、校优秀研究生、校优秀研究生干部及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荣誉及奖学金。从辐射损伤和辐射敏感性的宏观改变到影像变化再到分子机制,从临床发现到基础研究,郑壮壮不断探索总结,围绕肿瘤放射治疗方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达41分,其中,5分以上文章5篇,并以负责人和参与者身份开展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两项,同时参与多项导师横向课题和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郑壮壮深知医生责任之重,临床实践不敢懈怠,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已完成7个临床科室轮转学习,累计经管患者600余人,被评选为2021年度优秀专硕并轨研究生。他还在全国性会议上坚持投稿,并应邀在2020 CCO大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会议上发言,在全国肿瘤营养大会上全英演讲,与全国优秀专家学者交流学习。
青春少年,凝心聚力勇担当。学生工作方面,他不甘落后,作为研究生会部长,他组织并参与40余项学生活动。疫情校园封闭期间,作为志愿者,他累计送餐12600余份,组织核酸检测50余次,为300余人理发。他创办的的潮流(朝六)美发小屋获得吉大官方视频号报道。疫情期间,郑壮壮三度申请在医院闭环工作,勇做青春洋溢的孤勇者,与老师们同心抗疫,守护患者健康。他说:“身处盛世,‘郑’当少年,‘壮’志凌云,不忘白医初心,不负青春时光。”
苏婧 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放射肿瘤学 导师:姜新教授 研究方向:肿瘤辐射敏感性
2021年进入吉大一院读研以来,苏婧一直躬身实践、携梦前行,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吉林大学学业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及奖学金。寒来暑往,几度春秋,导师姜新教授在临床科研工作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让她明白了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白医传人。敬业的老师、优秀的团队也成为了她前进路上最强的动力和最大的底气。苏婧坚持临床科研兼顾,目前累计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二区论文1篇。此外,她还围绕乏氧肿瘤的辐射增敏展开系列基础研究,阐明了氧化应激调控乏氧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分子机制。路虽远行则可至,事虽难做则可成。一篇篇文献的记录、一次次实验的重复都见证了她的坚持与进步。有失败,有彷徨,但她始终坚信“昨日深渊,今日浅谈,心念终点,便不惧雨雪风霜”。生活没有模板,医院和实验室也不是她唯一的舞台。在完成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担任研究生会职务,参与各项学生活动,在实践中进步,在分享中成长。她说:“逐梦正青春,奋进正当时,笃志前进,虽远必达。”
苏婧(左)与导师姜新教授(右)
刘贺实 2020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外科学 导师:王权教授 研究方向:结肠癌肝转移代谢调控机制;结肠癌纳米靶向治疗
刘贺实于2015年考入吉大一院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硕士阶段进入普外中心胃结直肠外科,师从王权教授。硕士期间,刘贺实累计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区论文1篇,影响因子10.633。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他坚信只有医术精湛才能不负病患。他曾在疫情期间主动申请参与科室闭环工作,难忘80天管理150余名患者的特殊时光。三年研途,刘贺实一直牢记导师王权教授的谆谆教诲,风雨无阻,脚踏实地,在临床工作中乐观积极,在科研探索中求知若渴,凭着自己对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理想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求,一路前行,精益求精。
刘贺实(右一)与导师王权教授(中间)
毕罗鹏 2020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外科学 导师:王艳波教授 研究方向:膀胱癌和肾损伤研究
2020年毕罗鹏以优异成绩考研至吉大一院泌尿外一科,师从王艳波教授。在导师指导下,目前毕罗鹏以第一作者身份投稿论文被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录取参与线上会议交流,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一区SCI论文一篇,影响因子18.96,另有两篇文章在投。他还参与导师省级课题两项,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二等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临床工作中,他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考试,累计管理患者300余人。曾在吉大一院“镜冠天下”腔镜技能培训班中以优异成绩取得结业证书。回顾研究生成长历程,毕罗鹏十分感谢医院、科室的悉心栽培,感谢导师王艳波教授的谆谆教诲。他立志将继续以白医学子的昂扬姿态,为健康中国建设挥洒青春汗水。
潘若楠 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放射影像学 导师:曹殿波教授 研究方向:胸部影像研究
在吉大一院开启研究生学业生涯以来,潘若楠始终谨遵“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的院训,多次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及优秀研究生干部等奖学金及荣誉。在科研方面,潘若楠认真学习科研知识和实验方法,从教室到医院,从文献到临床,从统计到人工智能,两点一线的路途上挥洒的是青年医学生的斗志。在导师曹殿波教授指导下,她从科研小白一路成长,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文章。她深度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在科研路上不断探索、不停进步。在临床工作中,她坚持对患者的病理及临床预后进行随访,真诚沟通,尽心治疗,患者的笑容和感谢是对她最大的鼓舞与认可。同时,她努力履行研究生会学生干部职责,积极组织博士生学术论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等多项活动。为架起同学之间交流桥梁,她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以上5位同学以优异的科研成绩和进取的精神品格展现了朋辈引领的榜样力量。至此,“引领·越己”吉大一院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风采系列展播圆满收官。希望广大研究生学子在感受榜样风采的同时,步履不停、超越自我,在研究生学业中取得突出成绩!
END
来源丨学生工作办公室 通讯员丨刘璐 科室审阅丨张萍 编发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