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人民医院代建军:博士院长的县域医疗发展之路
齐鲁大地曾孕育过无数英雄豪杰,也滋养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使之形成一种直爽、豪放的性格和义薄云天的精神。
(金乡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代建军)
构建 “救心高速路”
正因如此,在金乡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多年的代建军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后,依然选择继续留在金乡县人民医院。
要知道,二十一世纪初,县医院想留住一个医学研究生都很难。
“是金医培养了我。” 代建军在感恩的同时,想得最多的是 “县级医院更需要在学科技术方面不断提升和发展,为当地百姓提供高质有效的救治。”
尤其是在他亲历了一位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过程后,更加坚定了“掌握前沿技术,使患者的救治时间在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远远优于标准”的信念。
“那是一位23岁的小伙子,如果当时不能及时有效的开通血管进行救治,那么他将非死即残。”至今想起这个病例,代建军依然唏嘘不已。
很多时候,“挽救一条生命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更何况对于新鲜的生命,人们总是希望他能走得更远。
经过多年发展,他带领的心内科实现了药物、介入、胸痛中心的优质整合治疗,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高危胸痛患者构建了一条“救心高速路”。
患有阵发性心悸、胸闷10余年的88岁刘大爷,前几日在家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家属拨打120将其送到金乡县人民医院。
医院为其快速明确诊断,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刘大爷成功“渡劫”。
2020年,心内科获评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22年,冠脉支架介入手术量1000余例,复杂冠脉介入比例超过30%。
学科 兴则 医院 兴 ,学科强 则 医院 强
曾不止一位院长说过,“患者来到医院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好病,医院想要看好老百姓的病,就要提升学科能力。”
代建军同样认为:“学科的整体水平提升了,才能给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有品质的诊疗服务。”
于是,在他担任金乡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后,将目光锁定在“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升到省级三甲医院的诊疗水准”上。
他说:“只有这样才能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特别是急诊急救类技术的提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金乡县人民医院深化亚专科建设,对接北京、上海、济南等地大三甲医院,加入47个跨区域专科联盟,把专家请进来出门诊、做手术、带教、查房,把业务骨干送出去进修学习。
代建军介绍:“亚专业成熟一个分开一个,推动亚专业做的更细、更精,技术更优。”
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科壁垒,使学科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形成MDT诊疗模式,让来院就医的患者得到更规范、高效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
据了解,医院的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及影像科组建了联合会诊MDT专家团队,在技术提升、多学科协作、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肺小结节门诊运用多学科会诊体系,多位专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一站式”检查治疗方案,实现了医生围着患者转、患者少走路的诊疗路径。
王先生因左上腹突发疼痛且难以忍受来到金乡县人民医院的消化内科,经检查发现上腹部腹水、脾脏密度不均。
消化内科医生立即开通急危重症救治绿色通道,联系胃肠腹壁疝外科、肝胆乳甲外科、CT室医生进行多学科会诊,并及时为其实施了手术。
“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重点发展哪些专科。”
医院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这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为方向,加强做大相对应的学科。
继心内科获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后,医院的普外科、骨科、消化、孕产妇等13个专科先后获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重点专科的数量位居山东省同级医院的前列。
2018年1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
经过五年的持续改进提升,医院胸痛中心已进入成熟阶段,通过心内科、急诊科、介入科、重症监护室以及网络医院在信息共享基础上的合作和流程优化,患者发病、转运、入院检查、紧急抢救等过程实现无缝对接。使急危重症患者,特别是急性心脑血管患者得到科学规范、高效的救治。
记者在和代建军的访谈中,他的每句话都围绕着“为百姓提供优质的服务”而谈。
为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金乡县人民医院打造覆盖全县、辐射周边地区的30分钟黄金救治圈,在距离县城较远的3个乡镇设立120急救站点,24小时值班待命。
2022年,医院累计接诊胸痛患者4830人次,识别出高危患者721人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平均救治时间从初期的130分钟下降到目前的50分钟之内,成功救治的最短时间为17分钟。
那是一位前壁急性心肌梗死转院的患者,120急救车载着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后,经绕行到急诊科及心内科,然后直达导管室。
医生通过病情评估和术前询问,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为患者进行了手术。全程仅用了17分钟。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给老百姓更好的服务,把老百姓的病治好。”
医院还将呼吸、肺功能、睡眠监测、内镜检查进行科学布局、设置,提升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力量,该学科成功通过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认证评审;针对糖尿病患者,医院成立代谢病诊疗中心,并通过了国家标准版认证······
今年,医院更是以学科提升年为主题来推动学科发展。他说:“技术水平上达到省级三甲医院的治疗水平,才能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才能实现大病不出县这一目标。”
据统计,金乡县人民医院年门诊量 107万人次,出院病人6.3万人次,年手术量近3万台次,三四级手术占比50%。居全国县级医院前列。
在推动医院发展中,也有让代建军力不从心的地方, “县医院的发展水平不均衡,有很大的差距;在学科建设上,人才引进上是短板。” 这也是县医院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
国家明确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的工作,下大力实现省市县医院诊疗的同质化,相信这些问题最终会得以解决。
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
别看金乡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的实质性组织架构刚刚起步,但推动医共体建设这项工作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
金乡县下辖9镇,4街,2个省级开发区。“我们根据各地疾病谱的不同,确定各卫生院错位发展方向,打造院‘一院一品’或‘一院多品’特色专科。”
根据各乡镇卫生院的实际需求,医院定期选派骨干医生前往乡镇基层卫生院开展乡医培训班,对百姓常见病、多发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技术培训。并派驻专家进行坐诊、查房、会诊及手术,让“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在乡镇就能诊治。
“前几年,我们为乡镇卫生院铺设了心电采集设备,去年又投入了近百万元,把心电一张网铺到了村里,形成了县乡村一体化的心电标准化采集。”
这样一来,急性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行。
还建成了区域影像中心、病理中心和检验中心,实现了“乡(镇)卫生院检查,县人民医院报告”、医共体内检验结果互认、影像资料共享和结果电子化流转。
在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695个村卫生室开通使用了县乡村处方系统、县乡村远程会诊系统,百姓在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去年,县卫健局指定我院作为‘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的牵头单位。我们在人员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成立了慢病管理中心,也就是‘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中心。”
据了解,该中心正在打造县乡村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成立专家指导组,建成“三高临床中心”,全县三高病人信息通过三高云数据平台与乡镇卫生院共享。
为实现常见症状留在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共选派358名医师到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帮扶,帮助社区卫生院医师筛查,评估、随访、登记、管理及指导治疗疾病。
对于病情高危急症送到县医院“三高临床中心治疗”,通过治疗病情稳定后转乡镇卫生院,实现“三高病人”的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当记者问:“作为心内科的学科带头人,对慢病患者如何做到更科学规范的管理?”
他回答了两个字“随访”。
“只有对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随访,才能使他们在疾病的稳定期内得到科学的管理,才能使慢性病患者尽可能的减少发作,使患者处于一个长期的相对健康的状态。”
今年,医院将院内所有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管理,接下来再将管理从院内逐步走到院外。
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健康信息平台,最终实现对全县血糖患者的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
“我们是国家第一批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单位,中心有一整套的制度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的诊治、随访、长期管理。”
中心的建设使慢病得到更科学规范的诊断治疗,长期的随访使管理更规范、更科学,最终让患者得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去年,中心通过了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的再认证,是山东省唯一一家通过再认证的单位。
“我们医院是全国千县工程首批示范单位,是山东省唯一一家连续三年在国考中取得A++成绩的县级医院,所以整体服务能力、技术水平有这个实力作为牵头医院,带好全县的县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 他的这句话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全县的百姓说。
医院的建设就是要让老百姓安心、舒心和温馨。今年,医院提出了质量提升年,通过质量提升、学科提升、人才提升、服务提升、医院文化提升、精细管理提升、智慧医院提升,最终做到质量好、学科强、服务优,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好务。
责任编辑:王慧开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