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本次和教学部合作向全院招募大学生志愿者,重点打造志愿服务组织,旨在为吉大一院学生志愿者搭建起参与服务学校、学院、医院各科室的良好平台,帮助学生筛选参与更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课程的同时,为学生搭建成长成才的舞台,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2023年4月15日,“生命安全与灾难急救实践”社会实践系列课程之“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李四光楼开课。“生命安全与灾难急救实践”课程师资团队由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院长刘彬,教学部副主任、团委蓝马甲志愿服务队分队长朴美花等14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组成。本次课程内容是止血、包扎和固定,由吉大一院团委蓝马甲医生志愿者、创伤骨科谭磊主讲。课程采取由老师主导、老师和志愿者指导、学生共同参与实践的授课方式。2021级硕士研究生姜兆辉,2022级硕士研究生郝俪钰、张昊然作为吉大一院团委蓝马甲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该课程的服务工作。
该课程由吉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开设,作为吉林大学创新示范课,课程也得到了吉林省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这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实战演练为一体的大学公共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气道异物梗阻、呼吸困难、抽搐、昏迷、止血包扎固定、地震、水灾、火灾等急救技能,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护社会实践的重要尝试。
课堂开始,朴美花为同学们发放三角巾和夹板等教具,并对本次课程进行详细说明。她指出,在大学生群体中率先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急救设备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应对生活中的突发急救事件,还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社会辐射作用,提升整个国民的公众急救意识与能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第一部分止血技术中,谭磊生动形象地讲解并演示了压迫止血法,介绍了不同出血部位对应的压迫止血点,例如上臂及前臂出血应压迫肱动脉,以达到良好止血效果。此外,他还指导同学们进行了加压包扎止血的操作。
在第二部分包扎技术中,在谭磊讲解用三角巾包扎肘部和头部的操作之后,同学们两人一组,在老师和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始实践练习。
在第三部分固定操作中,谭磊强调了在急救中灵活变通、就地取材的重要性,例如在没有固定夹板的情况下,固定下肢可将患肢与健肢固定在一起,也可以起到固定作用。
本次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形式生动,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氛围轻松,同学们在实践操作后也很快掌握了相关技能操作,受到学生们的高度认可。
吉大一院团委蓝马甲志愿者的参与、指导,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同学们在课程结束后纷纷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希望有一天,在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可以冷静面对,也更希望在健康中国行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有担当的新时代追梦青年。
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志愿者们对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深有体会。姜兆辉表示,有幸能够参加本次课程,对同学们进行指导,和大家共同收获,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使命、责任与担当;郝俪钰表示作为志愿者,协助老师指导同学操作,帮助他们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巩固与提升,也让自己真实的参与到健康中国的行动中来,这样的“多赢”非常有意义;张昊然表示很惊喜能看许多非医学专业的同学积极踊跃地参加本次课程,希望他们能够掌握这些技能,在关键时刻完成自救或互救。
吉大一院团委蓝马甲志愿服务队是在院党委领导下、由院团委负责管理的志愿服务组织,是医院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重要载体。团委本次和教学部合作向全院招募大学生志愿者,重点打造志愿服务组织,旨在为吉大一院学生志愿者搭建起参与服务学校、学院、医院各科室的良好平台,帮助学生筛选参与更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课程的同时,为学生搭建成长成才的舞台,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END
来源丨团委 教学部
撰稿丨王俏 朴美花
图片丨朴美花
科室审阅丨王俏 杨明
编发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