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疗耗材国采下的外企困境

2023-04-19 15:06   Ryan Partners睿安咨询

随着国采势不可挡的进程和更大的覆盖品种,外企走向创新是必然选择。

从2020年10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GH-HD2020-1)》开始,我国高值医用耗材也跟着药品的脚步正式进入了国采的时代。加上去年9月冠脉支架的续采目前国采已成功进行了4次,而其对外企所带来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

美敦力为例,在第一次冠脉支架国采时采用平衡策略,让自家旗下三款产品参加集采。其中的一款产品以648元的低价积极中标,而另外两款则以2680元的高价选择性落标。后续集采的结果对于美敦力似乎并不理想,根据美敦力2021年Q3财报披露:“美敦力冠脉及结构性心脏病业务(CSH)营收8.73亿美元,同比-7.9%。主要是由于药物洗脱支架(DES)超10%的下滑造成的。且国家集采对于DES在中国的销售额的影响仍在持续。”

然而在第一次国采后,面对第三次骨科脊柱类国采,美敦力仍选择以“最高申报价4折”的报价压线入局。有专家推测此次美敦力面对供应存在压力,也没有选择弃标的原因可能与经销商需要消耗既往库存、以及维持国内其他产品线经销商的信心相关。但在集采还没开始前,市场就已经对此次集采做出了反应,美敦力2022财年的年报显示“颅及脊柱技术业务(CST)增长受阻的原因是因受到中国将对骨科脊柱类产品展开带量采购使得脊柱类产品销量减少所造成”。

对于落标的外企,国采更是让之前的辉煌以及商业模式彻底崩溃,一些头部外企只得开启“精简”战略。架构调整、撤出市场、裁员纷纷到来。捷迈邦美在选择全力押注关节国采后,将脊柱业务撤离中国市场。2021年初,受支架国采影响,雅培学术中心将规模大幅度减小,人员离职或约40%。强生同样,也在2022下半年开启了裁员模式,据悉此次骨科业务裁员超过500人,包括销售、市场,甚至大客户战略团队。

随着国采势不可挡的进程和更大的覆盖品种,外企走向创新是必然选择。不仅是集采甚至医疗改革,随着时代变革以及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任何不做出改变的企业,如依然选择在原地踏步,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冠脉支架,美敦力,国采,耗材,外企,集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DIP对医院管理及药耗企业的影响
    打开APP Ryan Partners睿安咨询
  • 阿尔茨海默病-最漫长的告别
    打开APP Ryan Partners睿安咨询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