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血友病日 | 守护“易碎”群体
血友病是WHO定义的罕见病,患者终身具有出血倾向,稍有碰撞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被称为“玻璃人”。为了纪念世界血友病联盟发起人的贡献,提高大家对于血友病的正确认识,1989年起,每年的4月17日成为“世界血友病日”。 今天是第35个“世界血友病日”,活动主题——“人人可及,预防出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玻璃人”的世界,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他们。
什么是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导致血液不能正常凝固,从而出现不受控的自发性出血。另外还有一种非遗传,后天基因突变所致的“获得性血友病”。可能继发于肝硬化、肝炎等肝脏疾病、肝癌转移、肝外癌转移、某些血液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尿毒症等。
血友病的症状是什么?
一些常见的表现包括:出血不止:外伤、手术、磕碰后,出血不容易止住。无任何诱因、自发性的出血 :如牙龈渗血、关节红肿等。
反复出血:负重的膝关节、踝关节等因为常常反复出血,容易产生畸形。
如果凝血因子活性仅轻度降低,那么可能只在手术或者外伤后流血不止。如果凝血因子活性严重降低,那么甚至可能表现为自发性出血。
血友病是白血病吗? 有很多人把血友病和白血病混为一谈,但 这其实完全是两种疾病。
血友病是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导致,而白血病是癌症,属于血癌。
它则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多一份理解,让血友病人得到社会支持” 对于血友病来说,虽然无法完全根治,但是 通过预防性治疗,加强日常管理,很多血友病人可以正常生活,尤其是儿童患者,良好的预防治疗可极大减少出血次数,避免关节损害,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除了诊断率不高等原因,很多人也因为害怕歧视、或是对疾病本身不了解,没有及时寻求正规渠道的帮助。
我们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对这群“ 玻璃人”多一份理解和包容。通过了解更多的血友病知识,减少对他们的歧视,让更多的血友病患者能鼓起勇气,面对疾病。
关于丁罡肿瘤医生团队
丁罡肿瘤医生团队由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卫生局第11届“银蛇奖”获得者、上海市卫健委重点专科肿瘤学科带头人丁罡教授领衔,带领了一群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精英团队,团队有全职肿瘤专科医护人员65人。团队现有20位医生,1位博士生导师,1位硕士生导师、2位主任医师及7位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占比90%。创建的肿瘤多学科会诊平台汇聚上海市三甲医院会诊肿瘤专家400余人。
肿瘤科主要开展包含肿瘤的预防、早筛、影像、病理、手术、放疗、内科、微创介入、重症、心理、中医、康复护理、营养、临床试验和康复。专注于难治性实体肿瘤、复发转移多学科综合诊治的临床转化研究,在突破临床治疗难点方面卓有建树。
团队首创的“5H肿瘤服务模式”荣获2018年上海医疗服务品牌;建立的国内肿瘤一站式全程全周期个性化服务,2019年通过国家药监局检查被批准为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单位;创建中国高品质肿瘤服务创新平台,成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肿瘤医协体中心;并荣获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中国品牌医生团队”;“2022年度中国品牌专科”;2022年度“中国十大卓越医生集团”;科室先后获得国家级、市局课题共6项,期间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 15篇,参加各级大会交流30余次。
编辑:沈楚凡
审核:蒲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