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省名中医 | 田华琴:三十八载固本强科,躬身为肿瘤病患护安康
去年11月,佛山市中医院肿瘤中心收到一封由40名住院患者联名寄出的感谢信,感恩该科用心用情对待患者,真正做到了医患一家亲。随着“带瘤生存”成为癌症患者的新常态,如何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成为癌症治疗的关键。
“首先是考虑让病人活得舒服,解除当下痛苦,然后再想办法让他活得长久。”作为该科学术带头人,刚刚获得第五届广东省名中医荣誉的田华琴始终坚持以“辨证论治,扶正消积”之法,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带领科室从无到强,跻身国家级重点专科,为粤港澳大湾区癌症患者撑起一片绿荫。
从无到强 带领科室跻身国家重点
“我一开始是想学李四光一样,搞地质基建。”然而,求学时期母亲患病,看到医务人员的尽心救治与细心呵护,其父亲也在旁教导,“做医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于是,田华琴便走上了漫漫行医路,至今已有38年。
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佛山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首届佛山名医、佛山市医学领军人才、佛山市高水平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多年来,伴随着我院肿瘤科从起步到壮大,发展为三病区一门诊一实验研究室的规模,田华琴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这其中凝结了她对科室、对病人所倾注的全部心血。
田华琴带领团队不断进步
1994年,佛山市中医院着手筹建肿瘤科,但由于当时大多医生对肿瘤疾病还不熟悉,愿意参与的人并不多。恰巧学中医出身的田华琴随着丈夫调职来到该院老年病科,她主动请缨,勇挑重担,“肿瘤也是老年病的一种,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
当时的肿瘤科基建设施还跟不上,整排病房门外走道并没有玻璃墙封闭,每逢刮风下雨,雨水都会顺着风从门口扫进病房,就连医生护士查房也得打伞进出。然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田华琴退缩。她以自身“打样”,奠定了该科以学术为重的发展基础,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为法,逐渐让科室走上中医特色明显的良性发展之路。
“当时治疗肿瘤没有很好的办法、没有老师也没有培训,都是看书自学,白天忙就回家看,没有桌子就在凳子看,经常看书到一两点钟,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就这样,各有一指高的《肿瘤学》上下册,田华琴仅花了半年时间就钻研完毕。“我一定要把它翻完,尽量多地掌握肿瘤专业知识,为病人负责。”
早年,田华琴与团队一同学习成长
同时,田华琴深知,想要科室发展绝不能靠等,于是带领团队一起改造科室、装饰病房,每个人都在想办法让它像家一样温馨舒适,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她的带领下,该科不断壮大,先后获得省市、国家级重点专科认证,近年来更结缘国医大师周岱翰,建设传承工作室;牵头发布《岭南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力争打造成岭南地区的一块学术名片,造福广大患者。
周岱翰国医大师到该中心开诊
仁心仁术 点燃肿瘤患者生命之光
55岁的冯女士在外院确诊为乳腺癌并多发转移,由于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找到了田华琴。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后,田华琴给冯女士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治疗方案,缓解放化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同时尽可能用中医药的方法控制病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冯女士因化疗产生的咽痛、牙龈肿痛及咳嗽咳痰等症状有了明显改善,骨髓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复查结果更提示,其肺转移灶基本消失,原发的乳腺肿物无增大,病情总体稳定。
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过程中不免出现各种不适的副作用,个中辛酸煎熬难以言表。通过带瘤生存、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最终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是中医药抗癌战略治疗的智慧,也是田华琴一直以来所提倡的理念。
田华琴带队查房
田华琴将这一理念渗透于日常的临床治疗与科研工作中,总结提出了“两防两治”的肿瘤防治观,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标本兼治、内外共治”之法结合现代医学治疗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建立出一套防治化放疗毒性反应的中医诊治体系和方法。同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摸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专病专方,如乳积方、肝积方、肺积方、癌理通、回元生血膏等。
田华琴(右二)带领团队 开展多项围绕中医药抗肿瘤疗效机制的基础研究。 图为田华琴陪同我院院长何明丰(后左)考察肿瘤中心生物免疫实验室
她尤其对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颇有心得,建立出一套多维度、整体观的乳腺癌治疗体系,多项相关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先后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佛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佛山市禅城区科技创新三等奖,并在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尽管已满60岁,田华琴依旧坚持定期开诊。由于要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诊疗疑难病患,她每次放出50个号源,但由于慕名来求诊的患者总是源源不断,她只能一再加号,忙得连水都喝不上一口,下班时间一再拖延。“田主任,您要好好休息呀,不要累坏了”“您看到这么晚还没下班”“要不您先吃个午饭再接着看吧,我们等一下没关系的”……病友们都忍不住劝说她休息一下,但她依旧耐心坚持。“成功帮助他们解除病痛甚至挽回生命,又能交上朋友,做医生的神圣感就来了……”
而在科室管理上,田华琴也是出名的严格,她会亲自过目每位病人的治疗方案,查看科内疑难重症的病人,每周组织科室交班以及疑难病例大讨论,对下级医师进行相应的指导。考虑到肿瘤患者与家属的焦虑心情,田华琴还要求一线医生24小时手机开机,随时解答患者疑问。只要科室收治了疑难病人,即使田华琴刚出差回来,哪怕已经是晚上12点,还会第一时间赶回病房查看病情。
田华琴与老病友早已处成了朋友
躬耕杏林三十八载,田华琴将一片丹心投入到中医医疗发展事业中,为肿瘤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之光,真正诠释了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
作者:陈锡康、周凤仪、李晔至
摄影:冯灿等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