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宣传周】大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还有治愈的可能吗?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已上升至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威胁着百姓的健康。由于肝脏独特的解剖、血液回流特点,使得肝脏成为大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相关数据显示:在大肠癌初次确诊时已有20%-25%的患者伴有肝转移。而在原发灶根治切除术后,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率达30%左右,也就是说在结直肠癌的过程中会有超过50%的患者发生肝转移。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未经治疗的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
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协作网络(NCCN)指南,大肠癌肝转移属于四期,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肿瘤晚期。对于其他许多类型肿瘤,四期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只能通过姑息化疗、靶向以及免疫治疗来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个例外。因为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相对较好,而且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以及手术、射频消融等局部微创毁损治疗的发展完善,很多大肠癌肝转移的患者已经成为很特别的一种“晚期却能治愈”的肿瘤。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显示,行原发灶及肝转移完整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40%,远远高于肝转移灶未能切除患者的8-9%。也就是说,很多大肠癌肝转移的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获得治愈的机会。
因此,一旦出现肠癌肝转移,我们首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因为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只会对后续治疗产生消极影响。对于肠癌肝转移的患者,我们首先要进行规范、精准的影像学和生物学评估,根据肿瘤负荷和生物学行为特征明确治疗目标,通过综合治疗模式实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甚至是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
大医二院消化道肿瘤2科一直以来将大肠癌肝转移的转化治疗作为科室的工作重点、品牌特色。科室与国内大肠癌肝转移领域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邢宝才教授团队有着密切的交流合作。消化道肿瘤二科与院内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肿瘤放疗科、介入科、放射科、病理科和营养科等临床科室密切合作,组建了肠癌肝转移MDT团队。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科室中有很多已经绝望的肠癌肝转移患者获得了治愈的机会。
消化道肿瘤2科是集化疗、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和多种局部微创毁损治疗为一体的消化道肿瘤综合治疗科室,紧随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最新进展,关注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基础上的个体化精准治疗,秉承“未来医学,赢在整合”的先进理念,坚持肿瘤综合治疗的模式,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内容:消化道肿瘤2科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姜晨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