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嗓音日|声带手术后,如何更好地复声?
今年的4月16日是第21个世界嗓音日,主题是“your voice matters”,即“您的嗓音,至关重要”。4月1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举办线下义诊活动,“让爱有声-复音公益行动”也在同日启动。
“无喉者”复音公益行动启动
在世界爱嗓日到来之际,为了帮助喉咙全切患者更好地复声,耳鼻咽喉科联合公益基金会开展“让爱有声-复音公益行动”项目。据了解,该项目的目的是助力患者在全喉切除手术后重新复声。以前患者做完全喉切除手术,后续的复声过程较为艰难,患者没有渠道,只能去找病友学习。现在医院联合基金会,以公益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复声培训。具体而言,免费提供场地及物资,并且由医务人员、技师和无喉患者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将公益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培训和帮助,让患者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复音”。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许多患者不顾路程遥远,甚至从其他城市前来参加。
“让爱有声-复音公益行动”项目启动仪式
同日上午,作为爱嗓日的系列活动,耳鼻咽喉科在门诊楼大厅举行义诊,近20名专家组成的医护团队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咨询和治疗建议、用药指导,“医务人员都非常耐心、专业,而且讲得通俗易懂,希望今后能够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有患者义诊后表示。
义诊活动现场
义诊专家合影
声带手术后嗓音训练十分重要
声带是发声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常的声带表面粘膜光滑,当呼出的气流冲向靠拢的声带引起振动的时候,就发出了声音,声带的发音配合鼻腔、口腔等共鸣腔的作用,便成为人们听到的声音。声带闭合良好,粘膜光滑,发出的声音就会洪亮,但声带上有肿物,或者声带表面存在疤痕,声音就会变得沙哑。
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声音嘶哑,常见的良性疾病包括急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囊肿等,恶性疾病比如喉癌,一些手术也会引起声音嘶哑,比如甲状腺手术引起的喉返神经损伤,全麻手术气管插管引起的环杓关节脱位,声带手术后引起的声带疤痕及声带粘连等,都会引起声音质量的下降。
还有一些嗓音疾病可以引起发音费力、发音困难、发音疲劳、发音中断、气息声、失音、男声女调、女声男调、声音震颤等。声带息肉等良性疾病一般是由于发音方式及发音习惯不正确,比如大声说话,讲话多,讲话快等,导致了声带前端反复摩擦,引起了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疾病的形成。
这些疾病常见于职业用嗓人群,比如教师、接线员、播音员、推销员、售货员、歌唱人员等。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因为发音习惯不正确导致的声音嘶哑问题呢?答案就是“嗓音训练”。
60岁的李女士(化名)有一副美丽的嗓音,喜欢唱歌,是朋友口中的“百灵鸟”。但渐渐地,李女士发现自己的声音没有之前那么洪亮,唱起歌来也变得吃力,声音也逐渐沙哑起来。于是,李女士到某医院做了电子喉镜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声带息肉”,随即李女士在当地做了激光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乳头状瘤”。
李女士本以为做完手术就可以重新拥有动听的声音,但是,她的声音在手术后仍然沙哑,复查电子喉镜时发现了声带中段粘连,好在声带粘连的范围尚不足以引起呼吸困难。李女士为了解决问题,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做了“显微支撑喉内镜下二氧化碳激光喉疤痕粘连松解术+声带粘膜瓣显微缝合术”。
术后一个月,李女士再次复查电子喉镜,发现声带粘连的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但是声音的质量仍然不尽人意。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女士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嗓音训练。训练后,李女士的声音明显洪亮起来,发音疲劳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对上述案例中李女士声音的改善起到巨大帮助的嗓音训练,又称嗓音矫治,是治疗嗓音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用声习惯和发声方法,避免嗓音损害,优化嗓音。对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发声疲劳、肌紧张性发音障碍、声门闭合不全、音调异常等嗓音问题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也可以促进嗓音疾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改善术后音质,防止病变复发。
内容来源:中山一院
通讯员:王丹、许薇
编辑:章智琦
校审:雷文斌
初审:潘曼琪
审核:郑亦楠
终审:彭福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