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靠边站”,“最强”降脂药会是它吗?
近期,默沙东公布旗下口服小分子PCSK9抑制剂MK-0616临床2b期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MK-0616不同剂量均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幅在41.2%~60.9%之间;所有剂量组在第2周时几乎达到了完全疗效,且8周治疗期内效果稳定。除此之外,各剂量组受试者耐受性良好。
默沙东副总裁Joerg Koglin博士表示:MK-0616可能成为全球首款口服PCSK9抑制剂,这将改变需要进一步降低LDL-C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方式。
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为主的CVD位居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第 1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ASCVD的主要致病性危险因素,因此是降脂干预首要靶标。《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指出他汀类药物是一线药物治疗,PCSK9抑制剂可用于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患者或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不能达标的高危患者。这意味着PCSK9抑制剂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认可。
01 他汀、PCSK9抑制剂孰优孰劣
尽管他汀类药物仍是降脂治疗的一线药物,但从目前公布数据来看,PCSK9抑制剂药物在疗效及安全性上更胜一筹。
(1)从降脂效果来看,PCSK9抑制剂强于高强度他汀类药物。研究表明,当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仍不达标时,倍增任何一种他汀类药物剂量,LDL-C 仅能进一步降低约6%,但不良反应风险增加。
来源:公开资料,中康产业研究院整理
(2)从安全性来看,PCSK9抑制剂安全性及耐受性更高。国家药监局2023年3月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年)》指出,2022年心血管系统用药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阿托伐他汀报告数量位居首位。这提醒使用他汀类药物要注意副作用。他汀类药物副作用包括肝毒性、肌毒性、肾毒性及有新发糖尿病风险。相比之下,PCSK9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为一过性局部注射部位反应(红肿、瘙痒、疼痛),且程度较轻;对肝肾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同时由于降脂作用强大,对心脏有更强保护作用。
02价格限制了PCSK9抑制剂市场规模
目前,全球仅有3款PCSK9抑制剂药物获批上市,分别是安进的依洛尤单抗注射液、赛诺菲与再生元的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和诺华的英克西兰(Inclisiran)。
尽管依洛尤单抗注射液与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分别于2018、201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但是由于价格昂贵,上市之后无论在医院还是零售市场销量都很平淡。两者2021年通过谈判方式进入国家医保乙类,价格由一千多元每针降至300元左右,降幅超70%。进入医保之后销量得到巨幅增长。这从侧面说明,国内对高效降脂药需求庞大,PCSK9抑制剂降脂疗效高受到市场青睐,若其价格还能下调,销量会显著放大。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等级医院销量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零售市场销量
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等级医院销量
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零售市场销量
来源:CHIS数据库
03 国产PCSK9抑制剂将迎来收获期
随着心血管疾病疾病负担不断加重,降脂药物市场广阔,PCSK9抑制剂药物受到全球各药企青睐。目前,本土PCSK9抑制剂仍是0记录,国内各药企争相追逐。
由中康FIC药物数据可得,全球在研PCSK9抑制剂技术类型包括单克隆抗体、小分子、多肽、反义寡核苷酸、mRNA及siRNA等。其中进展最快的是单克隆抗体,且全部是国内药企。信达生物的托莱西单抗已于2022年6月获得CDE上市申请受理,将成为首个国产PCSK9抑制剂;君实生物的昂戈瑞西单抗、恒瑞医药的SHR-1209、康方生物/东瑞制药的伊努西单抗均已进入临床3期。
君实生物2月27日宣布昂戈瑞西单抗的两项3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国产PCSK9抑制剂药物很快将迎来收获期。
来源:中康FIC数据,中康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较于注射剂,口服PCSK9抑制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能挑战他汀类药物一线地位,因此很多药企已加入新型口服小分子或反义寡核苷酸PCSK9抑制剂研发赛道。进展最快的包括默沙东的MK 0616、西威埃医药的CVI-LM001、阿斯利康/lonis的AZD8233及诺和诺德的NNC0385-0434等。其中默沙东于近日公布MK 0616临床2期数据,具体见文章开头。
04结语
目前,尽管各项研究数据均表明PCSK9抑制剂疗效、安全及患者耐受性较好,但可及性远不能满足庞大的患者人群。虽然国内进口上市的两款单抗进入医保后价格已大幅下降,但是相对于他汀类药物几块钱一盒来说,患者消费负担还是很重。PCSK9抑制剂之所以价格高昂,一方面是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成本高,另一方面是该类品种上市药品极少,物以稀为贵。相信不久的将来国产创新PCSK9抑制剂药物的面世,势必会搅动国内降脂药物市场。国产PCSK9抑制剂药物为抢夺市场份额,以价换量可能是举措之一。
另外,目前已上市PCSK9抑制剂都是注射剂,需要贮藏于2℃-8℃冰箱中,贮藏条件苛刻,不便随身携带,同时注射剂会引起很多患者的排斥心理。因此PCSK9抑制剂若要真正改变降脂药物市场格局,笔者认为研发新型制剂来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很重要的方向。
【免责声明】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