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甲流高发,如何辨别和预防?看这篇→
近日,南、北方各省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人数持续上升,从2月中旬起,全国多省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儿童人数巨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显示,此次流感活动水平在2023年2月初开始升高,2月底后上升趋势明显,到3月中旬已经进入高峰期。本次流行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主,其次为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
01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呢?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常引发大流行,病情较重;乙型和丙型相对较轻。
流感潜伏期通常为1-3日。流感的典型症状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有高热、畏寒、寒战、头痛、乏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可伴或不伴鼻塞、流涕、咽喉痛、眼结膜充血等局部症状及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幼儿高热容易引起热性惊厥。新生儿可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年幼患者、有慢性病患者(如各种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白血病、肿瘤、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甚至死亡。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较长时间。
02 流感病毒主要感染儿童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季节性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300万-500万的重症和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儿童流感患病率约为20%-30%,在高流行季节,儿童流感年感染率可高达50%左右,高于成人。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是流感病毒的高风险人群。流感的高风险人群不仅仅是儿童,也包括60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
03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可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也可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流感也可能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04 如何辨别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感的症状和普通感冒症状非常相似,很多人把流感错当普通感冒,甚至误以为普通感冒和流感是同一疾病,导致治疗方法错误,从而加重病情。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见下表。
05 流感的治疗
流感患者大多数为轻症病例,治疗可分为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流感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隔离:对于临床诊断患者及确诊患者都应该尽早隔离治疗。轻症患者可自行居家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休息及饮食: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饮食应当注意多饮水,摄入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注意保持鼻、咽、口腔卫生,可用生理性海水清洗鼻腔,勤漱口。
对症治疗:止咳、化痰、止泻等,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如布洛芬等。
密切关注重症流感的发生发展: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孕产妇、老人、儿童特别是小于5岁的儿童及慢性病患更容易产生重症流感,应当及早就诊。
06 预防
流感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人群普遍易感。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保持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包括以下措施:
勤洗手。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避免带病上课、参加集体活动。
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
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专家介绍
蓝淑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儿科工作二十多年。多年临床带教,一直参加学生及住院规培医生技能培训工作,多次获得奖项。擅长过敏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在儿童过敏性疾病:如小儿哮喘、变应性鼻炎、儿童特应性皮炎及食物蛋白过敏,儿童慢性咳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各种感染性肺炎等方面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儿科呼吸介入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儿童重症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儿科呼吸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儿童过敏与哮喘学组成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儿科专业组组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儿童精准分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儿科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呼吸病学组成员 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
END
文章来源 | 儿科 蓝淑玲
编辑 | 屈理慧
初审 | 邬晓伟
终审 | 宁习源
主办 | 南方医院宣传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