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郭大区:IVD的好日子才刚开始!

2023-04-16 15:53

如今IVD行业面临着集采,不少从业者开始焦虑,觉得好日子到头了,甚至考虑换行业,真的有点杞人忧天,我觉得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作者:郭大区

接着长沙检验年会聊,在展会上也遇到了一些同行朋友,让我感触颇深。

遇到一位做外贸的,暂称外贸姐吧,主要市场在非洲,专注于传染病,看到我们的结核检测产品,很感兴趣。问是不是常温保存,单人份,得到确定答案之后更感兴趣了,要我们外贸负责人对接。当时外贸负责人没来展会,我就加了微信,计划会后推给外贸同事,没想到竟然有外贸姐微信,而且加了快三年了,应该是20年时看到我的文章加的或者在群里加的,中间还帮她参考一个结核检测的新产品。

没想到世界这么小,就多聊了一会,我们竟然还在过同一家公司英科新创,她算是IVD行业较早一批外贸人。后来就自己开外贸公司创业了,深耕非洲市场,每年的检验会议都会抽空回来找产品。她说:“国内国外来回飞了这么多年,真的感觉像时光隧道一样,医疗领域非洲至少比中国相差了十年,中国十年前的产品在非洲刚开始推广”。她有成熟的渠道客户关系,只要产品合适,可以迅速打开市场。还让我看她的朋友圈,真的是空中达人,国内外来回飞,看朋友圈定位,经常跨国家飞,基本上跑遍非洲每个国家,也写过一些出差札记,写的都是美好的,背后的心酸只有自己能体会。真看不出来这么阳光自信美丽大方的女子,能如此拼。

顺便帮她打个广告,她一位朋友做药品外贸,在西亚有成熟的市场,想涉足IVD,需要一位懂IVD的合伙人。

第二天又碰到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董老师,IVD行业的大牛,对研发、销售、经营都懂。去苏州出差时去苏州医工所参观过,在产学研转化这块做的很好,也孵化了不少IVD企业,他的不少学生也开始创业了,就聊到了他的一位爱徒的产品,深圳光与生物,用单分子技术开发的产品,专注于肿瘤早筛,早发现早治疗天下无重症。因为创始人是留学博士,能够了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和技术,不少肿瘤早筛项目在美国已经很成熟的推广了多年,国内还没开始。

光与生物创始人很年轻,92年的,没来展会,后来通过董老师引荐加了微信,通过朋友圈和公众号了解一些信息,真的干劲十足,对技术很自信,引领单分子检测赛道。觉得也是时光隧道,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引入中国。

21年重庆展会时,我也和一位做拉美外贸的朋友交流,也写了一篇文章,家电行业的今天就是中国IVD行业的明天。

中国是全球单一最大市场,很多领域注定会引领全球,因为市场足够大,竞争足够激烈,试错机会多,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客户既要求质量好,又要求价格低,操作还要方便,保存运输也要简单,甚至还要外观漂亮。在中国能胜出,产品一定做到了极致,最具有性价比,一定能征服全球市场。

比如家电,手机等产品,中国是绝对的老大,IVD行业也一样,不过现在还处于上升期,国产在国内市场还没干掉罗雅贝西,但在IVD某些领域中国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比如胶体金产品,技术也是欧美的,引入中国之后,非常适合中国国情,操作方便,成本低,出结果快,迅速大量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又以极高的性价比出口全球。口罩期间,中国的不少IVD企业靠胶体金挣了大钱,甚至打破了IVD行业的格局。胶体金产品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相信未来有更多的IVD产品会占领全球市场。

如今IVD行业面临着集采,不少从业者开始焦虑,觉得好日子到头了,甚至考虑换行业,真的有点杞人忧天,我觉得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药品行业也集采了,的确有不少人被迫转行,但依然有人日子很好,甚至比集采前更好。只要产品好,就可以有尊严的做销售,不用像保姆式的伺候客户,真正的销售就是价值传递者,和客户是平等的沟通。不集采,医药行业永远追不上外企,只会在存量市场卷卷卷,不花精力搞创新。

药品行业创新的确难,花10年时间,投入10亿,成功率10%,风险的确大,为了把控市场,有规模的药企都是搞直营,好产品百分百直营,很多药品人一辈子都是一线代表,做着螺丝钉工作,行情好时收入稳定,行情不好很容易失业。IVD产品创新没那么难,报证周期也不长,更新换代速度快,特别是一些特色项目,新技术,都是小公司做的,没有强大的销售能力,只能靠渠道销售。

我也在会场转了一圈,和我预测的一样,分工明确,行业大公司都在搞流水线,和罗雅贝西抢市场,这是巨头应该干的事,市场足够肥,替换一家外企的三甲医院客户,就有几百万甚至千万的新增,比很多小公司一年营业额都高。搞创新的大部分都是小公司,在单个项目和平台上创新,说创新其实也只是模仿,国外早就成熟了,只不过没精力重点推广。在湖北跑业务时,碰到一家做流式的同行,了解到他们有独家项目,单项目在湖北卖了几百万,全国几千万,这次特意去这家公司看了,的确有不少独家项目。这些项目做流式的外企也有,只不过市场没有下沉而已。中国的市场纵深足够广阔,只要花精力跑市场,总能发现机会挣到钱,就像我曾经把一个胃功能在基层做到近千万,也不是什么新项目,胃蛋白酶原在等级医院早就成熟了,只不过当时基层医院还是空白,我为了推广胃功能,跑遍河南省几百家卫生院讲课,硬生生的把胃功能在基层推成常规项目。

展会几天也听了很多同行说,转一圈也没发现什么新产品,常规的血球、发光、生化、凝血、POCT没啥看的,新东西无非就分子,流式,质谱。其实真正沉下心学习的有几人,即使常规的平台,也能搞微创新有特色项目,比如我们的结核T细胞,从复杂的斑点法、酶免法做成独家的POCT,解决标本量少的医院的问题,也推广的很好,同样的PCR平台,我们的单管超级多重技术一管能测十几个靶标解决通量问题。我也发现了一些专注于结核的公司,通过荧光聚焦解决结核菌少导致假阴性的问题,也虚心的和一些流式、质谱公司学习,他们的项目的确很有临床意义,但需要用心学习,给医生讲清楚,医生才愿意开单。

IVD资讯张大爷写了参会感受“卷,卷,卷”,卷才正常,说明行业在快速发展期,接下来肯定更卷,整合更快,小而精的公司越来越多,但未来也更美好,唯有沉下心让自己专业专业更专业才能有更大的收获,一起见证IVD国产企业引领全球。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IVD,结核,集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