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指南。
Q1:全资子公司的质量体系是否可以直接/部分使用集团公司的呢?若可以部分使用,是哪部分可以共用呢?
A:子公司也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应建立独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如总公司已建立相应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子公司可作为参考,但还是应识别体系的适用范围和所涉及的不同过程。
Q2:无源是否使用注册人制度?
A:适用。目前除了《关于发布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国家药监局2022年第17号通告)所涉及的产品,未禁止采用注册人制。
Q3:取证后医保码是否需要注册人申请?
A:注册人作为产品上市的责任主体和持证主体,应该负责申请。
Q4:注册人在委托研发阶段未建立体系,而是在建立样机后才建立体系。请问此类操作是否合规?
A:对于准备申报医疗器械注册的产品,研发活动及样机的生产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下进行,并形成相应的记录备查。对于在实验室进行原理验证阶段的早期研发活动,目前并未有明确的法规要求。
Q5:研发过程是否可以委托?如果可以,委托方的质量体系是否需要包含研发过程的要求?
A:可以委托研发,但作为产品上市的法律责任主体,除了与受托方签订委托研发协议外,注册申请人应根据《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指南》(国家药监局2022年第50号通告)对研发活动进行管理,并形成相应的文件和记录,如应与受托研发方共同参与设计策划、设计输入、设计变更、设计输出等活动。
Q6:CDMO与CRO有何区别?
A:这两个概念目前在医疗器械领域均未有权威的界定,笔者个人理解,CRO更偏重于临床试验和注册咨询服务,而CDMO更偏重于产品研发和生产。
Q7:注册人制度下,委托方注册证假如只有受托方一个生产地址,那委托方的质量体系还需要建立生产有关的程序文件制度吗?
A:是否需要建立与生产相关的程序文件和制度,应根据双方签订的委托生产质量协议中各自的职责而具体确定,通常注册人体系中应包括生产管理的相关文件。
Q8:研发质量协议怎么写?需要单独写质量要求吗?
A:可参考《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指南》(国家药监局2022年第50号通告)的相应要求编制委托研发协议,并明确相应的研发结果(设计输出)要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