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2023年第十期疑难病例讨论会
为认真落实我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助推医疗质量全面提升,4月13日下午,我院第十期疑难病例讨论会在东院区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介入科韩新巍教授、消化内科刘冰熔教授、血液内科孙慧教授、急诊医学部兰超教授、肝胆外科党晓卫教授、影像核医学科董军强教授、肾内科刘栋教授、结直肠肛门外科夏坤锟副教授、药学部时程程副教授以及各病区医师等线上线下800余人参加会议。医务处质量管理科副科长王存良主持。
EICU主治医师曹建良介绍了病例病史、诊疗思路、诊疗经过及救治过程。
急诊医学部副主任兰超教授作为本次讨论组组长,分析了患者诊疗过程中的难点,并根据时间轴将救治重症胰腺炎各阶段应对措施进行充分剖析。刘冰熔教授指出早期腹腔穿刺引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内镜下经消化道壁及自然窦道冲洗引流方式的选择,提出避免外科机械干预、减少管路留置,大量腹腔冲洗有利于疾病救治和机体自身恢复。韩新巍教授指出,在胰腺炎、出血性胰腺炎、坏死性胰腺炎等急危重症救治中要充分发挥介入优势,把握减少胰酶分泌、抑制胰酶活性、预防感染三要素。孙慧教授分析患者缺血的不造血、红细胞破坏、大量失血的三原因,指出造成大出血的血管、血小板、凝血的救治三要素,并强调抢救成功率。
党晓卫教授表示,患者发生了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腹腔出血及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在救治过程中要重视多科学协作。董军强教授结合患者影像学特点,就诊断胰腺炎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胰腺肿大、胰周渗出、肾前筋膜增厚、出血、感染等典型影像学征象作了详细解读。刘栋教授强调以全局为中心,兼顾肾脏治疗,尽量避免造成肾损伤的次生因素尤其是医源性因素。夏坤锟副教授结合讨论病例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相关并发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专业化、合理化建议。时程程副教授总结了抑制胰腺分泌、抑酶抑酸、抗感染、镇痛、抗凝/止血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药物使用方面情况。
医务处处长王守俊在总结中表示,疑难/自动出院病例讨论会,一要务实,切实有效的提高我院医疗诊治水平,不能流于形式;二要充分发挥我们综合性医院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的作用至关重要,同时我院即将开通一站式MDT,患者可最大程度的享受到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切实为患者减轻负担;三要按照院党委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助推我院高质量发展。
(文:陈晨 刘嘉欣 图:吴文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