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俊强教授课题组诚聘科研博士后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俊强教授课题组因科研工作需要,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
01、课题组负责人简介
陈俊强,男,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亚专科胃肠腺体外科学科带头人,广西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消化道肿瘤加速康复外科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模态肿瘤影像智能分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主任,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品牌学科(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
曾获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第二届国家名医盛典“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第三届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荣获《医师报》主办的2020 年“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思想力院管专家”称号,被评为“中国优秀医院院长”, 入选第三批“广西医学高层次学科带头人”, 被授予“广西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等。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肿瘤营养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上消化道外科医师专委会常委、加速康复外科学组副组长、内镜医师分会腹腔镜学组委员、医学机器人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外科康复促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胃肠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加速康复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教育协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委员等,广西医学会副会长,广西医师协会副会长,广西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等。担任《Journal of Nutritional Oncology》、《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主编,多本国内外中英文杂志的常务编委、编委、审稿专家等。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3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西医科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专著4部,参编专著5部,主笔或参编指南或专家共识12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 余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40余篇)。
02、团队研究方向
1.胃癌发病机制和进展机制研究;
2.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的机制研究和转化研究;
3.肠道菌群与胃癌发病及进展的关系;
4.多模态肿瘤影像智能分析研究。
03、招聘岗位
科研博士后,2-3名。
陈俊强教授科研团队以胃癌相关研究为主线,涵盖胃癌基础及临床相关研究,涉及的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实验动物学、影像学及生物信息学等。
04、申请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求真务实。
2.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相关领域SCI高质量论文1篇以上,国内外知名大学毕业者优先。
3.年龄在35岁以下,毕业年限不超过三年。
4.能够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05、申请流程
登陆中国博士后网站(www.chinapostdoctor.org.cn)点击“博士后人员进站、出站”界面进行注册(请务必牢记本人用户名及密码),填写所有信息,并按网上提示提交、打印所填表格(统一采用A4纸张,正反面打印),具体步骤如下:
1.注册成功后,凭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在“办事者进入”界面登陆,进行博士后进站申请。
2.点击“博士后进站申请”链接,然后点击“流动站招收博士后进站申请”,然后点击“新申请”,进入“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申请”界面,然后点击“选择流动站”,选择填写相关信息(选择广西医科大学->流动站的一级学科),确定信息无误后,点击“确定”,然后回到“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申请”界面,依次填写、提交并打印“基本信息”“进站信息(流动站)”“博士期间科研成果”“配偶及子女信息”。
3.全国博管会网站上下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进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
4.考核通过后,准备以下纸质材料办理入站手续。
材料清单
注:
(1)以上表格请下载相关附件或登陆中国博士后网站在线下载打印, 提交网上申请时请按照系统提示上传所需材料原件高清无阴影扫描件。
(2)交材料中注明“签字”的,必须亲笔签字,不得使用人名章。
(3)以上材料一律用A4纸打印和复印(正反面打印、复印)。
(4)所有材料先交到所在流动站审核通过后,再交到校博士后工作管理办公室。
06、薪酬待遇
1.按照国家、广西及广西医科大学博士后相关管理规定执行。符合广西医科大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条件者,以全脱产方式到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施行年薪制20万元/年,按相关规定享受医院各项福利待遇,并由我校提供博士后公寓租住或发放住房补贴;
2.博士后在站期间可落户,随博士后流动子女可在我校幼儿园、附小入托、入学;
3.在站期间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成果额外享受科研奖励。
5.在站时间一般为3年,在站满21个月并达到出站条件,即可申请出站,出站后可直接认定为副高职称。
07、联系方式
1.流动站联系人:唐老师,联系电话:0771-5356569,5356798。
2.课题组联系人:余竹,联系电话:0771-5624532。
本招聘信息长期有效。
内容来源:课题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