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丨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的研究进展
如前文所述,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目前已发展到3代产品,第一代LVAD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批准用于心脏移植前辅助支持治疗。LVAD在上世纪70年代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因这些设备因治疗效果较差、安装不便、装置笨重等原因并未得到大规模推广。直至近年来,各种技术进步才使LVAD相关产业迅速发展,LVAD植入技术重新获得了关注。
第一代LVAD:生存率偏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高
2001年发表的REMATCH研究纳入129例NYHA心功能Ⅳ级的终末期心衰患者,1:1随机分配至LVAD组及药物治疗组,K-M生存分析显示,与药物治疗相比,LVAD组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了48%。LVAD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2%,药物治疗组为25%,2年生存率分别为23%、8%;但LVAD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是药物治疗组的2.35倍,主要为感染、出血和设备故障等。LVAD组1年时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提示对于不适合心脏移植的部分患者,LVAD是一种可接受的替代疗法。
REMATCH研究结果
第二代LVAD:生存率优于第一代产品
对于第二代LVAD,HeartMate Ⅱ试验随机招募了200例不适合心脏移植的晚期心衰患者,随机分配到第一代搏动式隔膜泵组(66例)和第二代恒流泵(HeartMate Ⅱ)组(134例),主要终点为2年无卒中生存率和维修、更换设备的二次手术率,次要终点为总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结果提示与第一代搏动式隔膜泵组相比,第二代恒流泵组患者的无卒中生存率更高,更换设备的二次手术率较低,两组的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均显著改善。因此HeartMate Ⅱ于2008年 被FDA批准用于心脏移植前的辅助支持治疗,于2010年被批准用于永久替代治疗。
HeartMate Ⅱ研究K-M生存曲线 一项日本的前瞻性研究纳入了13家医院的83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了患者植入Jarvik2000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的数据,中位随访时间为191天。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0%和79.3%,死亡原因包括卒中、感染和器械故障。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大出血(27.7%)、新发感染(31.3%)、卒中(20.5%)和器械故障(20.5%),17例患者新发生主动脉瓣反流,但Jarvik2000植入后的中期生存率比较令人满意。
第三代LVAD:生存率更高,不良事件率进一步降低
ENDURANCE试验为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对第三代LVAD产品HVAD与HeartMate Ⅱ进行了比较,纳入446例患者,2:1分配至HVAD与HeartMate Ⅱ治疗组。研究终点为患者2年的无致残卒中生存期及无设备故障生存期。研究发现,与HeartMate Ⅱ组相比,HVAD组患者的无致残性卒中生存期和无设备故障生存期明显延长,然而HVAD组的卒中发生率较HeartMate Ⅱ组高,HeartMate Ⅱ组的设备故障率则更高。两组的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改善程度相似。
ENDURANCE试验K-M生存曲线 2018年发表的MOMENTUM 3试验纳入了366例终末期心衰患者,1:1随机分配到HeartMate Ⅲ组和HeartMate Ⅱ组,主要终点为患者2年无致残性卒中、无再次手术生存率。结果发现HeartMate Ⅲ组HeartMate Ⅱ组分别有79.5%、60.2%的患者出现主要终点。同时,HeartMate Ⅲ组患者在器械故障再次手术以及卒中等方面均优于HeartMate Ⅱ组。HeartMate Ⅲ在2017年被批准用于心脏移植前辅助支持治疗,并且在2018年被批准应用于永久替代治疗。
MOMENTUM 3试验主要终点的K-M生存曲线 第三代LVAD产品EVAHEART 于2010年在日本获批上市,随后,日本开展了一项评估EVAHEART 有效性的研究。2011-2013年,日本 MCS中心连续登记了95例行 EVAHEART Ⅰ植入患者,该研究提示所有患者平均MCS时间为384.7天,累计MCS时间101.2年;K-M生存曲线示患者6个月、1年及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4%、87.4%及87.4%。主要的不良事件包括感染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如缺血性卒中、出血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该研究提示EVAHEART器械可提供安全、可靠和长期的循环支持。
国产LVAD表现亮眼
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VAD也陆续问世,并开始应用于临床试验。苏州同心医疗器械公司研发的CH-VAD和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HeartCon等国产器械分别获得中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第一届机械循环支持装置临床应用质控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报告了阜外医院应用3款国产LVAD(永仁心、苏州同心、深圳核心)的临床结果。截至2023年3月,阜外医院已完成82例LVAD植入,患者以扩心病为主,INTERMACS 2级比例最高。有效性方面,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NYHA心功能Ⅳ级由100%降为0;6分钟步行距离由124米增加至524米;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同国际最先进的HeartMate Ⅲ相比,国内VAD安全性更高,术后生存率相近(96.3% vs. 92%),并发症更低。 从中长期效果来看,患者3年生存率优于HeartMate Ⅲ,接近国内心脏移植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颜文龙, 杨苏民. 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J]. 精准医学杂志, 2022,37(06):559-564. DOI:10.13362/j.jpmed.202206021.
2. Rose EA, Gelijns AC, Moskowitz AJ, et al. Long-term use of a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for end-stage heart failure. N Engl J Med. 2001 Nov 15;345(20):1435-43. doi: 10.1056/NEJMoa012175. PMID: 11794191.
3. Slaughter MS, Rogers JG, Milano CA, et al. Advanced heart failure treated with continuous-flow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N Engl J Med. 2009 Dec 3;361(23):2241-51. Kohno H, Matsumiya G, Sawa Y, et al. The Jarvik 2000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as a bridge to transplantation: Japanese Registry for Mechanically Assisted Circulatory Support. J Heart Lung Transplant. 2018 Jan;37(1):71-78. doi: 10.1016/j.healun.2017.10.016. Epub 2017 Oct 24. PMID: 29129374.
4. Rogers JG, Pagani FD, Tatooles AJ, et al. Intrapericardial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for Advanced Heart Failure. N Engl J Med. 2017 Feb 2;376(5):451-460. doi: 10.1056/NEJMoa1602954. PMID: 28146651.
5. Mehra MR, Goldstein DJ, Uriel N, et al. Two-Year Outcomes with a Magnetically Levitated Cardiac Pump in Heart Failure. N Engl J Med. 2018 Apr 12;378(15):1386-1395. doi: 10.1056/NEJMoa1800866. Epub 2018 Mar 11. PMID: 29526139.
6. 胡盛寿. 机械循环支持装置质量心脏摔跤——现状和下一步思考. 中国第一届机械循环支持装置临床应用质控大会
免责声明:本文所提供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排版/编辑:医心编辑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