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们的故事②丨用我们的关心换来您的笑脸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叙事护理是叙事医学在护理领域的延伸,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医者与患者沟通的桥梁,它叙述的是故事,疗愈的是心灵。通过叙事护理,我们能倾听患者的声,走进患者的心,用爱与责任去浇灌,用温暖与真诚去守护,在每一个故事里找到患者心中“夜的黑”,做他们的灯塔,照亮前方的路。
近日,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举办了一场以“人文浇灌 生命花开”为主题的新护士叙事护理分享会,我们将优选其中的获奖作品分期展示,一起听听这些入职不到一年的恩泽新人和患者之间温馨动人的故事。
相遇,皆有所往
小陈阿姨,是去年10月份因外伤致左胫腓骨骨干骨折,收治于我院。她并不是大家心目中那种好护理的患者,晨会交班、钉钉群里,提到小陈阿姨,大家总是愁容满面的。
因为疼痛,在住院的头一个星期里,小陈阿姨是不愿搭理我们的。每每为她做治疗时,总是在长长的沉默后,才不轻易地得到,从喉咙里轻轻挤出的一声回应,嘴角溢出的痛呼,更让人于心不忍。
而彼时的我,是个上班两月余,没那么自信的护理新手。因而那一晚值班,第一次给她注射那屈时,我有些畏惧。在告知是打肚皮的抗凝针时,小陈阿姨小声地嗔道:又是肚皮针呀,好痛的。暴露出皮肤后,便扭头不再看我。
我开始有些紧张了,但完成操作,想象中的痛呼抱怨并没有响起。
阿姨好奇地盯着我,小声地说道:“这次打针竟然不痛,小姑娘谢谢你呀!”
我有些愣住了,只好腼腆地一笑,但心里总洋溢着一丝喜悦。
自那天起,小陈阿姨与我的关系渐渐亲密起来,慢慢地也不抗拒治疗和宣教了。
而故事的转机,则是一块小小的疤痕。
又一次打抗凝时,我摸到小陈阿姨右下腹部一块不显眼的伤疤。阿姨突然激动起来,躲避着叫道:“那里不能打,疼啊!”
我有点被吓到了,但在这一刻,几个月前那些纸面上的叙述护理理论,突然生动起来了。我意识到,之于小陈阿姨,除去疼痛,还有什么在困扰着她。
我轻声安抚道:阿姨不要担心,我不会打在那里的。您是有什么心事,愿意和我说说吗?
小陈阿姨渐渐放松,眼底泛红,半晌才说道:“小吴呀,刚才不好意思呀。自打住院后,这儿疼那儿痛,好像浑身都不舒坦,人也变得娇气些。阿姨我命不好,以前身上做了许多手术,摸到旧伤疤,就有些害怕了。”
我开口宽慰道:“阿姨,生病只是偶然,咱们可不能把它算到自己头上。您愿意的话,能跟我具体讲讲过去来到你身边的疼痛和伤病,咱们一起想想办法解决它?”
小陈阿姨慢慢地向我展示,“胸口这个是年轻时心脏装支架的时候留下的;肚子上这个,是生老二时没剖好留下的;腿上这个你们也都知道了。”
“那您遇上它们的时候,都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陈阿姨思索良久,指着床旁的毛线球说道,感受嘛,就跟这些毛线一样,我好好的生活,突然生病了,好好的毛线球,一掉在地上,又要重头缠起来,乱得让我觉得烦躁,然后我身体好不容易好一点了,又好像毛衣织错了一样,又得退回去重来。
“那除了这种被缠住了织错了的烦躁,这团旧毛线对您的生活还有别的影响吗?”
小陈阿姨沉思了一会,缓缓地说道:“痛的时候,让我很烦躁不想搭理人。但现在想想每次生完病,好起来的时候,就跟第一次织好毛衣一样,很高兴。我17岁就结婚了,自己还不会照顾自己就生小孩了,一团乱麻。生病后,我反而越织越顺,学会了许多事情,知道怎么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能兼顾好小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我笑道:“小陈阿姨你真的好厉害,要是我被这团毛线纠缠住,我估计做不到您这样,不但从它学到这么多,还把它好好运用起来,把家里人照顾得这么好。您看现在这些伤口,肿胀和淤青都消下去不少了,咱们这次就当织新的毛衣,争取早日把最近这团旧毛线也织好。”
小陈阿姨有些害羞,开玩笑似的应承了下来。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小陈阿姨对待疼痛没有之前消极了,积极配合着我们的治疗康复,一周后顺利出院了。
小陈阿姨的病痛,不仅仅来自当下,也来自于久卧病榻,对自己毫无自信的低成就感。而一旦找到出口,发现熠熠生辉的自己,旧毛线也能变成一件新衣,疼痛之于她,也就不再是困难了。
细想下来,我与小陈阿姨也是同病相怜,初入岗位时,不自信和胆怯包绕着我,这些又何尝不是纠缠着我的“旧毛线”呢?但那晚小陈阿姨的鼓励,让我既受宠若惊又担惊受怕,所以那段日子,我勤加练习,总结经验教训,渐渐地没那么不自信了。
感悟:在这场疗愈里,我与小陈阿姨是双向治愈的。叙事护理之于我,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靠着自身的社会际遇与灵魂的互动,让我们在反复叙说中,生命找到出口,伤痛有了落脚,在不经意的角落长出灿烂花朵,是一场我与患者之间双向奔赴的疗愈之旅,我们在路途中相遇,但皆有所往,找到各自的出路。(台州医院创伤骨科11B病区 吴清风,二等奖获得者)
为她点一盏灯
那天,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如一层大网,笼罩着这个城市,让一切就像加了层滤镜。我像往常一样巡视病房,发现五床的李阿姨正在偷偷抹眼泪。
我推开门试探着询问:“李阿姨,昨天做了手术腿还痛吗?”
李阿姨焦急地问我:“不痛不痛,感觉还可以。什么时候能够出院?”
我安抚道:“等会医生再来看您一下,把您的袜子换上。最近台州老下雨,看来天气要越来越冷了,到时出院后要记得注意保暖啊!”
话音刚落,李阿姨突然一下子握住我的手,红着眼睛说:“你说会不会是我妈妈在怪我?”
我心中一惊,疑惑地询问:“李阿姨,发生什么事了吗?您别哭,有什么事和我说。”
李阿姨虽然极力忍着不哭,但眼泪却不停地往下掉:“前段时间,我妈妈在家里摔倒,身体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家人本来不让我做手术,但是我排了一个星期才排到手术,我就想着这手术也很快,我就来了。”
我心中泛起了酸涩,握紧了她的手说:“是的,我觉得你母亲应该会理解你的。”
李阿姨哽咽地说:“但是昨天我在做手术的时候,我的妈妈走了,我没有妈妈了。我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我哥哥和我说她走的时候眼睛看向门口没有闭眼,可是我也不知道会是昨天啊,你说这几天在下雨是不是在怪我?”
我用纸巾轻轻擦拭李阿姨脸上的泪痕说:“李阿姨,您也是做母亲的人,没有母亲是不希望自己子女好的,您的母亲可能是因为担心你手术是否顺利,她怎么会舍得怪你呢?她要是知道你这么痛苦,她该多么难受啊!”
李阿姨痛苦地看着我:“真的吗,她不会怪我吗?真的吗?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知道,我真的想见她最后一面的。”
李阿姨在我的怀里失声痛哭,失去母亲的痛苦是多么的锥心刺骨。
我明白李阿姨此时的心情,于是立马与医生及主班进行沟通,希望医生能尽早来看李阿姨,为李阿姨更换弹力袜,同时主班老师也做好结账的准备,大家都希望能使李阿姨尽早出院。
办理好出院后,我拉着李阿姨的手嘱咐道:“李阿姨,回去以后要注意辛辣刺激的不能吃,晚上睡觉要用膝垫抬高脚,注意事项的纸您要放好,忘了记得看看,记得按时复查,只有您好起来了,您的妈妈才能放心啊!”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在安慰李阿姨的同时,我也明白了要懂得珍惜现在。你看,原来在为他人点灯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叙事护理不仅是帮助患者,也是在帮助自己。
感悟:实践告诉我常常去帮助,总是去治愈是真的;身体的伤可以靠药物治疗,而心灵的伤却只能靠治愈是真的;做有温度的恩泽人并不难是真的;我也能提供充满尊重、生机和共情的医疗照护也是真的。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尽力停下脚步,为更多的李阿姨心上点一盏灯。此时此刻我也要感谢李阿姨,感谢她对恩泽、对医生、对我的信任,感谢她让我变成今天的我。(恩泽医院日间病区 陈萌萌,二等奖获得者)
传递真情 微笑你我
不知不觉,在科室里工作已经四个月了,我早已褪去实习生的身份,肩负起一名护士的责任。在一次晨间床头交接班时,17床患者任师傅进入了我的视线,他愁眉不展地躺在病床上,当他的妻子和他说话时他也爱搭不理。作为他当天的责任护士,他异常的情绪引起了我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便轻轻问道:“师傅,您好,我是今天管你的护士小杨,你是心情不好吗?”
他捋了捋被子,侧了侧头,没有理我。显然,他并不愿意和我沟通,我有些碰壁,但我并不想就此放弃。正巧他当天的治疗非常多,我想着就趁着做治疗的每个空隙,和他好好聊聊,也许能调动他的情绪。到了做雾化的时间,我便走到了他的床旁说:“任师傅,我来帮你做雾化吧,这两天咳嗽好有些了吗?”
他看了我一眼说:“等会做吧,我老婆不在,雾化面罩在窗台上,我拿不到。”
我笑着说:“没事,我帮你拿来,再帮你做上。”
他点了点头,说:“那还得麻烦你帮我稍微床头摇高一些。”
“没关系啊”我连忙起身摇好床头,微笑着望着他。只见他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开口道:“谢谢你啊,小姑娘。”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的笑容。
我笑了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那等雾化做好了按铃叫我,你记得漱口哦”他点了点头。
下午我又来到了他的床旁,为他进行电刺激理疗治疗。电疗的部位就在他的左侧大腿,一拉开裤子,便看到了他鲜红的伤疤。我的心头一紧,问道:“夜里睡觉疼的厉害吗?”
他点了点头,叹气道:“疼啊,睡不着啊。我什么时候能出院啊?”
“还没康复呢,怎么就想着出院啦,夜里疼的话不要忍着,我们医生护士都值班的,可以按铃通知我们,我们来帮你解决。”我答道。
他又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都是钱啊,我一天天躺在这里,都要花钱啊,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还在读书,我怎么不发愁啊!”
我瞬间明白为何他一直眉头紧锁,内心一下子柔软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师傅啊,既然来了,我们就得治好,那我们带着好的心情,往好的方面想,那我们肯定康复的更快呀,可以更早出院呀,你说是不是呀!”
任师傅的老婆马上理解了我的话,说道:“对呀,就是这个道理,你就不要总担心钱的问题,好好配合康复!”
我继续说道:“你看你妻子多好呀,每天陪着你康复,给你端茶倒水喂饭,你的孩子也总是时不时打电话来询问你的情况,你多幸福呀,我想给你全家点赞,你就先安心地康复,每天多笑一笑,你笑起来多好看呀!”听到我说这话,他忍俊不禁,这是我第二次见到他的笑容。
“等电疗做好了,我再帮你照红光吧,可以促进你伤口的愈合,好得更快!我们一起努力,让你早日出院!”我笑着说。看着他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也暗自欣喜。
自从那次叙事后,我发现他的情绪有些改变,他会和他的妻子好好聊天。往后每次上班时晨间的床旁交接班,我都会询问他是否有些好转。有一天看他咧着嘴大笑,我便问到:“是什么高兴的事呀,心情那么好!”
“小姑娘哎,我现在不疼了,也可以一觉睡到天亮了。医生说我下周五就可以出院了!”
“真的呀!那太好了!怪不得一大早那么开心呀,要回家了就是最开心的事了吧!”
“那肯定的呀!我现在都能靠着助行器走路了,也多亏了你这个小姑娘,你真的蛮有意思的!”收到患者的正反馈,我自然也很开心。
之后,越来越多的笑容出现在任师傅的脸上,好像生病的日子里不全是忧愁,有微笑便有希望。疾病的乌云不会一直笼罩,前提是保持乐观。再次回到科室上班时,任师傅已经出院了,能恢复健康,我是由衷地替他感到喜悦,而这康复之路的不易,我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感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通过对任师傅的叙事,我切实地感受到叙事护理的魅力,让我认识到做一个会沟通、有温度的护理人的重要性。是叙事护理,让患者心中的“红灯”熄灭,通过传递温暖,帮他们把希望的“绿灯”亮起,朝着美好的生活赓续前行!恩泽的灿烂也不仅仅在于医学技术,更在于每一位医护对于患者的态度与关爱,我们秉承着“爱在心,践于行”的理念,让护理充满温暖。 (路桥医院11F杨博雅,三等奖获得者)
来源 | 护理部
编辑 | 李沂航
责编 | 李沂航
审核 | 吴践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