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联手探寻康复与护理跨专业融合之路,仁济-杉达康复护士培训项目开班
新闻 · 提要
4月11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上海杉达学院联合举办的康复护士培训项目(以下简称培训项目)在东院区科研楼报告厅正式开班。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院长徐燕,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文华教授,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原副院长赵爱平,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奚慧琴、副主任张晓红、陈敏、郑微艳等出席本次开班仪式。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牟姗代表医院向大会致辞。
徐燕、陈文华教授分别致辞,对该培训项目的开展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并学以致用。
/致辞环节/
根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康复护理专业护士培训比例大于90%,目前距此比例差距甚远。随着大健康背景及上海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加强康复护理是高质量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
仁济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健康战略目标和全国护理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以患者为中心,聚焦康复需求,用产教融合的方式开展该培训项目。借杉达学院在康复教育中的独特优势,结合临床实践需求为仁济量身制定了一套培训课程,该课程不仅全面提升护士的康复实践能力,同时也为未来多团队协作的照护模式建立基础。
得知培训的消息后,仁济医院各科室护士踊跃报名,经过擂台选拔,最终50名热爱康复护理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胜任多学科协作沟通的护士成为了首批学员,她们中不少来自于院内亟需康复护士的科室。此外,还有来自仁济医联体5家医院的14名护士也在当日“入学”,她们中有从宁波、南通等地专程赶来学习。
据悉,未来两个月里,首批64名学员将走进上海杉达学院,完成60课时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其中,实践学习占到35个课时,学员不仅要通过相应的操作技术考核,还要完成模拟案例和真实病例的两个案例考核。而在未来一年里,学员将把所学用在临床工作中,以“六个一”的形式,即一份康复护理计划、一份康复护理科普视频、一篇康复护理科普文章、一份康复护理个案、一份科室康复护理计划、一篇康复护理学术论文,促成学习成果转化落实。
“希望这个培训项目有效提升临床护士们的康复实践能力,使其成为以患者为中心整合医疗服务模式中的纽带,赋能护士提供“治疗+康复”的优质照护,继而促进患者结局改善并降低医疗成本支出,以此提升护理价值并促进护理的高质量发展。”奚慧琴表示。会议最后,她再次动员并做学习目标部署,希望通过规范管理提高培训成效。
据悉,早在2012年上海杉达学院和仁济医院就开始了校企合作的探索。双方合作的《“共建、共享、共赢”民办院校优质资源建设赋能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案例,曾入选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此次 “仁济-杉达康复护士培养项目”开班 ,创新了高校和医院产教融合的模式,也为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启了新通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