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水平、规范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分管院领导冯曾义工会主席亲自部署,柯于鹤主任组织落实,院感办于2月23日开展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专题线上培训。
武汉市第一医院“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月报 第六期(2023.3)
01、理念创新
02、技术创新
03、服务创新
04、管理创新
理念创新
1.武昌医院一行来我院交流学习。
2.我院“彩虹伞”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3.护理部举办2022年度护理质量工作总结暨“医·家杯”优秀护理质量改善成果评选。
技术创新
1.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福音——“DPMAS”技术。
2.我院甲乳外科迈入智能“达芬奇”时代。
3.呼吸科救治一例凶险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
4.移植团队齐心协力,多学科协作助母女圆梦。
5.消化内科成功完成院内首例布加综合征介入术。
6.肝胆外科开展机器人手术,为病人送上妇女节大礼。
7.超重孕妇剖宫产,手术医生“累弯了腰”。
8.难言之隐,以“毒”克之。
9.生死时速,多学科联合抢救产科大出血孕妈。
10.四岁幼童患罕见下肢淋巴水肿,专业手法助力淋巴消肿。
11.别让肚子像拉链,六次盆腔手术史三胎妈妈艰难分娩。
12.消化内科舒磊荣获全国ESD实操半决赛第一。
13.我院康复医学中心喜获湖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
14.肝胆外科杨光耀医师在第八届全国经典病例演讲比赛中斩获二等奖。
15.我院产科青年医生在武汉市产科急重症病例交流演讲大会中再获佳绩。
服务创新
1.名医进社区,志愿服务行。
2.血液内科骨髓瘤专题患教会成功举办。
3.“向阳而生,健康生活”肾病内科表彰腹透明星肾友联谊会。
4.因罕而聚,为爱同行。
管理创新
1.“医·家杯”2023年专科护士学习成果验收汇报评选。
2.开展门诊窗口科室业务培训,提升门诊分诊导诊服务能力。
3.强化职业暴露预防,守护医务人员安全。
理念创新
武昌医院一行来我院交流学习
2月21日下午,武昌医院院长李相友、副院长马继东、卢钰及院务办公室、医务部、护理部、质量管理办公室、科研管理办公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负责人一行17人来我院交流学习。院长王岚、副院长陈国华、相关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负责人参加交流座谈。座谈会由陈国华副院长主持。
武昌医院一行分别围绕脑血管病医院建设、神经内科学科建设、神经介入、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脑卒中的康复、脑卒中的护理、神经介入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与我院领导及相关学科负责人深入交流探讨。
李相友院长高度赞扬我院在卒中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创新方法和精细流程,亚专科的建设及脑卒中的高效救治能力。他表示,希望能借鉴我院建设卒中中心的宝贵经验,加强两院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武昌医院卒中中心及绿色通道的发展,着力建设武汉市脑血管病特色医院。
我院“彩虹伞”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3月3日,在第60个“学雷锋日”和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来临之际,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彩虹伞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志愿服务队由康复医学科20名医师、技师、护士志愿者组成,将利用康复医学科现有资源与平台,积极弘扬武汉市第一医院建设“最温暖医院”,定期到街道、社区、学校等开展义诊、讲座、健康宣传、康复训练沙龙志愿服务,助力健康武汉建设。
成立仪式上,医院工会主席冯曾义号召“彩虹伞”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要以雷锋精神为引领,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雷锋精神”的内涵,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用双手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后勤分院党总支书记陈泉、康复医学科主任马艳、院团委书记胡剑明先后致辞讲话,勉励“彩虹伞志愿服务队”积极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护理部举办2022年度护理质量工作总结暨“医·家杯”优秀护理质量改善成果评选
为深入践行“以管理为抓手、以质量为指引、以患者为核心”的宗旨,加强护理质量精准改进,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我院护理部举办了“2022年度护理质量工作总结暨‘医·家杯’优秀护理质量改善成果评选”活动。
用药安全管理、跌倒坠床预防、管道护理安全、意外伤害预防、基础护理、护理安全、专科护理、病房综合质量、重症监护质量、门急诊检查、中医特色护理、静脉治疗、压疮风险管理共13个小组,以PPT的形式运用甘特图、头脑风暴、鱼骨图、SWOT等管理工具,就质量改善项目进行了精彩汇报。
技术创新
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福音——“DPMAS”技术
近日,在重症医学科范学朋主任的全力支持下,胡述立副主任带领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医护团队运用“DPMAS”技术,成功救治了两例急性肝衰竭的患者。
重症医学科自2016年在湖北省内率先开展血液灌流、单重血浆置换、双重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免疫吸附等等特殊血液净化方式以来,在急重型肝炎、肝性脑病、肝衰竭、黄疸等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不仅用于肝衰竭的治疗,也可应用于重症自身免疫疾病的救治,技术的开展为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增加了多个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也给更多危重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我院甲乳外科迈入智能“达芬奇”时代
2月中旬以来,甲乳外科在娴熟的腔镜技术基础上,借助更精准、更精细的高级机器人平台,在湖北省内率先开展并顺利完成了3台经胸经腋联合(BABA)入路机器人甲状腺肿瘤根治手术和4台经口经腋联合(TORT)入路机器人甲状腺肿瘤根治手术。
为实现患者对手术更完美的期待,甲乳外科在300余例胸乳入路或全乳晕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及700余例经口腔前庭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经验基础之上,开展了经胸经腋联合(BABA)入路、经口经腋联合(TORT)入路机器人甲状腺肿瘤根治手术,满足患者治病与兼顾美观、根治肿瘤、提高生活质量的更高需求。科室主任赵建国表示,下一步,科室将借助机器人全面突破甲状腺腔镜手术的“天花板”——侧方淋巴结清扫术。
我院甲乳外科自2017年在湖北省率先开展经口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以来,突破多项甲状腺腔镜手术难题,手术的质和量均处省内领先地位。科室在全腔镜下能完成常规甲状腺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切除、三度甲亢手术等较复杂的甲状腺手术,用先进的技术造福于荆楚百姓。
呼吸科救治一例凶险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
呼吸科收治一名累计咯血量达300ml以上的患者,黄小龙副主任医师,阅片后确诊双肺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启动紧急流程收入院立即送至介入室行急诊介入手术,术中发现3支血管严重病变,经栓塞术后咯血停止安返病房。
近三年来,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在罗光伟主任的支持下,着力发展肺血管疾病亚专业,开展血管介入手术近百台,使我院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由呼吸科独立开展肺血管介入手术的医院之一,目前已掌握支气管动脉及罕见迷走支气管动脉所致咯血的介入手术技术,至此我科也真正迈步3D介入(经气道、经皮及胸膜腔、经血管)时代,跻身国内前沿行列,力求为江城人民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移植团队齐心协力,多学科协作助母女圆梦
血液内科医护喜迎从移植仓顺利转出的36岁女患者皮某,经过近20天的移植仓内修炼,她终于植活顺利出仓,现在她要用60岁母亲重新赋予的造血和免疫系统开启新的人生,一如36年前一样!
血液科近年来陆续开展了血浆置换治疗血液肿瘤、前沿分子靶向治疗恶性血液病等新技术。此次,对这样的高龄供者、多发血栓且高DSA的患者,移植团队决定,把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供者血制品输注、融合了同济方案的新型预处理计划等应用于该例患者的单倍体半相合移植中。原本预计,由于供者及患者身体条件不佳,患者的干细胞植活时间很可能会延迟到到回输后20天以后,但是,在团队的共同智慧下,在早期谋划、提前干预的理念下,患者回输第13天就顺利植活,顺利出舱!
消化内科成功完成院内首例布加综合征介入术
消化内科收治一名明确肝硬化患者,术中造影发现患者为完全型膜型布加综合征,需要“破膜”穿刺,这是介入治疗中的最具挑战性步骤,有心脏破裂猝死风险。消化介入亚专业团队在南京鼓楼医院张明教授的指导下,成功穿刺破膜后逐级进行球囊扩张,术后患者下腔静脉压力差由术前10mmHg降为2mmHg,下腔静脉及肝静脉血顺利回流心脏。
近年来,消化内科积极响应院领导提出的“内科介入化”发展方针,在时昭红主任的统筹规划下,消化内科在常规开展EUS、ERCP、ESD、小肠镜等国内先进的内镜诊疗技术同时,积极打造放射介入亚专业组。2019年选送骨干易宏锋副主任医师到南京鼓楼医院进修消化介入。2020年,易宏锋学成归来,先后独立开展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经颈静脉肝活检(TJLB)、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HVPG)、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TACE)等国内先进介入诊疗项目,填补了消化内科多项介入技术空白。
肝胆外科开展机器人手术,为病人送上妇女节大礼
3月7日,肝胆外科陈冬副主任医师主刀,王伟医师一助,周江敏博士二助,为75岁的刘婆婆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术,不仅满足了刘婆婆微创手术的愿望,而且由于机器人的各种优势,让主刀医生能够进行胆总管一期缝合,避免了需要常规留置2月的T管。
陈冬副主任医师所带治疗组是一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团队,近年来不断突破肝胆胰肿瘤腹腔镜手术难题,熟练开展了腹腔镜肝切除、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腹腔镜镜胰体尾切除、腹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等手术,为转型机器人手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月15日,肝胆外科自主完成了我院首例3D腹腔镜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L-RAMPS),手术时间5小时45分,术中出血量约200ml。
超重孕妇剖宫产,手术医生“累弯了腰”
孕前体重180斤,产前体重275斤!过于肥胖加上孕期糖尿病导致胎儿过大,阴道分娩比较困难,剖宫产麻醉和手术难度也大。
杨女士背部脂肪太厚,普通麻醉穿刺针根本都探不到底,在麻醉科陈治军主任的指挥下,麻醉体位由常规的侧卧改成坐式,使用加长版的麻醉针头,足足扎了十几厘米才完成麻醉置管。更困难的是手术,切开腹壁果然发现十几公分厚的脂肪将子宫挡得严严实实,两个助手全力扒开脂肪,这才终于透过深井般的脂肪层看到孩子的头,最终经过打隧道“海底捞针”似的把宝宝顺利娩了出来。
9.2斤宝宝,母子平安,手术圆满成功,而医生“累弯了腰”。
难言之隐,以“毒”克之
近期,泌尿外科为一位老年女性患者进行了膀胱壁内肉毒毒素注射,解除困扰该患者多年的尿急、尿频、尿失禁症状,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该女性患者62岁,3年前出现尿频、尿急症状,发病初期可通过药物缓解,近1年出现症状进行性加重,稍有迟疑小便就会不自主流出,口服药物情况下,每天依然需排尿20余次,严重影响生活和睡眠质量。
近几个月曾辗转各家医院治疗,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后,我科尿控团队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必要检查之后,为该患者推荐了膀胱壁内肉毒毒素注射的治疗方案,经过20分钟手术完成,术后患者24小时排尿次数降为9次,尿失禁症状消失,取得良好效果。
生死时速,多学科联合抢救产科大出血孕妈
3月3日早晨7点多钟,产科上演了一场时间与生命赛跑的急救,从孕妇出现阴道出血到宝宝出生仅仅23分钟。
7点47分,病人阴道出血来势凶猛,毫无预兆,衣服床垫全部血染,没有家属。
“立即手术,启动急救预案!开启绿色通道!“高雪梅主任全面指挥急救,听胎心、上尿管、建通道,电话通知家属交代病情,新生儿科、手术室、输血科做好准备。这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是产科与全院多科室通力协作大战。
7点55分,产科医护直接推送病床到手术室,麻醉师、手术护士、新生儿科医生已全部就位,麻醉师李静副主任医师沉着冷静地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麻醉,产科高雪梅、姜慧君主任医师全神贯注地,快而稳地实施剖宫产手术。
8:10,伴随着宝宝的一声响亮的啼哭,从出血到宝宝出生,仅仅用时23分钟!救宝宝是第一步,艰难的止血还在后头,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胎盘剥离后,子宫下段出血明显,压迫、缝合、捆绑…….血终于止住了。在转危为安后,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手术室的紧张气氛也稍微舒缓了些。
四岁幼童患罕见下肢淋巴水肿,专业手法助力淋巴消肿
橙橙从出生就发现双下肢淋巴水肿,四年多来,父母为了橙橙从襄阳辗转多个城市,奔波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医院。橙橙也因此经历了手术、中医针灸、常年绷带加压等多种治疗,但效果甚微。
一次偶然的机会,橙橙妈妈经人介绍了解到我科开展的淋巴水肿综合治疗效果明显,2022年底通过朋友联系上了杨侠护士长。
科室根据小橙橙的肿胀部位、皮肤状况制定治疗方案,每日两次间歇性手法引流、持续性肌内效贴引流、低弹绷带加压包扎。
1M,2CM,3CM…,经过综合治疗,每天都可以看到小橙橙双腿不断消肿,短短4天治疗,橙橙的腿围最大消肿达10厘米之多,原本紧绷的双腿开始变柔软,家属为此表达了由衷的感激。
别让肚子像拉链,六次盆腔手术史三胎妈妈艰难分娩
孕妇胡女士这是第9次怀孕,6次盆腔手术史:人流手术史4次,剖宫产2次,“宫外孕”手术2次,“腹腔镜输卵管疏通术+盆腔粘连松解术”2次,经过多次磨难,42岁的胡女士终于怀上第三胎了,一直在当地医院产检。目前还没到分娩时间,晚上突然发作了,破水伴宫缩,腹痛难忍,因为手术次数太多,当地医院表示风险太大,胡女士来到了我院。
手术果真如预计的一样,从皮肤到腹腔各组织完全没有层次和界限,宫体与腹壁完全粘连融为一体牢牢长在一起,肠管、膀胱更是相互黏连,分离-止血-再分离-再止血.....本来一个小时的手术,做了将近三个小时,粘连之严重,撕裂之深远,缝合之困难都是少见的,尽管手术困难重重,但我院产科团队凭借过硬技术,成功化险为夷,没有输血,没有周围器官损伤,帮助胡女士顺利分娩,母子平安。
消化内科舒磊荣获全国ESD实操半决赛第一
3月4日,“鲲鹏杯”全国消化道内镜ESD实操大赛半决赛暨华南大区决赛在湖北省人民医院举行。
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历时半年的区域赛,角逐出了华南赛区12强。我院消化内科舒磊医生在去年湘鄂赣区域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参加了由“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承办的本次全国半决赛。在半决赛中,舒磊医生完美地完成了一例胃体黏膜下隆起的ESD手术。
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30分钟,术中对评委同步提问所做的详细解答,更是得到高度赞誉。最终,舒磊医生以平均分94分的高分成绩勇夺B组实操比赛第一名,获得该组唯一一张全国总决赛通证。
我院康复医学中心喜获湖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
2023年2月24日,由湖北省康复医学会举办的“第二届湖北省康复临床技能竞赛决赛”成功举办,我院康复医学中心团队以优异成绩获得决赛一等奖。
我院康复团队立足学科优势病种及特色技术,以Bobath技术为主线,讲述了1例年轻脑卒中患者从瘫痪卧床到最后回归工作岗位的康复历程。作为湖北地区Bobath技术的先行者及推动者,我院康复团队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向省内同行展示了我院在Bobath技术方面的诊疗优势与特色,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肝胆外科杨光耀医师在第八届全国经典病例演讲比赛中斩获二等奖
我院肝胆外科杨光耀医师在中国内镜杂志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经典病例演讲比赛总决赛中斩获佳绩,获得总决赛二等奖。
通过前期预赛的层层筛选,共有9名来自全国各地医师脱颖而出,其中7名医师均来自国内著名省部级教学医院,杨光耀医师作为仅有的两名来自市属医院的选手也有幸杀入决赛。
我院产科青年医生在武汉市产科急重症病例交流演讲大会中再获佳绩
我院产科青年医生骆名恋、李娜在武汉市第二届产科急危重症病例交流演讲大会上斩获“二等奖”、“三等奖”。
自2021年首届武汉市产科急重症病例交流演讲大会中,我院产科青年医生荣获一等奖、三等奖,此次病例大赛再获佳绩,充分体现了我院产科医疗团队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展现了我院作为综合医院优秀MDT团队多学科联合会诊及救治的整体实力。
服务创新
名医进社区 志愿服务行
“三八”国际妇女节,社会服务部主任张继龙带队我院专家团队赴蔡甸区中医医院联合举办学术讲座、义诊活动。
为更好推进汉孝一体化发展,落实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享受到快捷、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社会服务部主任张继龙组组织医院专家团队赴汉川市中医医院举办学术讲座、义诊活动。
在三月“学习雷锋”的主题月,为弘扬雷锋精神,庆祝即将到来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关注女性健康,妇产科党支部联合体检中心医务人员一同来到武汉市公安局,为女干警群体开展“医暖警心,守护健康”的义诊活动。
为提升我院基层医联体单位的专业技术水平,强化基层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水平,我院社会服务部组织急诊医学科王智超主任、朱梦莉护士长带领的急诊和儿科医护专家,在韩家墩街卫生服务中心会议室,为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我院宗关120急救站共80余名医护人员开展了急诊急救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汉西院区党支部联合皮肤科第一党支部、心血管内科党支部、药学党支部、呼吸血液风湿科支部开展“学雷锋”、“一下三民”的便民惠民义诊活动。
为普及甲状腺乳腺疾病防护知识,我院“武汉大城工匠”赵建国医疗团队协同武汉市沌口经济开发区万家湖社区,联合开展了“护佑健康 情满初春”的义诊筛查活动。
我院联合古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2023年硚口区中医药文化节——爱“新”专场义诊,为辖区快递员、外卖员和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人员及现场居民进行义诊。
春季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刻,我院儿科生长发育团队,举行了“一起长高高,就在今春“为主题的第六届生长贴义诊活动。
为大力发扬雷锋精神,弘扬尊老敬老助老之风,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良好形象,我院综合医疗科联合前进社区,开展“学雷锋•暖心义诊”活动。
“三八”节前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易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易家街街道,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开展“关爱女性、关注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活动。
我院骨科联合江汉区燕马社区组织开展了以“骨关爱,促进全民健康”为主题的社区义诊活动。
为给每一位患者安全用药保驾护航,我院药学部开展了以“安全用药”为主题的线上、线下健康义诊系列活动。
社会服务部组织专家团队同古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硚口区古南社区,为广大社区居民开展联合义诊活动。
在第11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皮肤科一病区在重点专科大楼五楼大厅举办“女神节送欢乐送健康”活动。
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妇产科党支部同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怀生养育·温暖相随”系列之“三月女人天,亮丽女王节”义诊活动。
为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发扬学雷锋的精神文明风貌,我院耳鼻喉科开展了抗疫事迹分享会、爱耳日义诊、学雷锋下基层送健康、探访新院区等一系列温暖而又振奋人心的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医院《“最温暖医院”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妇产大五官党总支牵头组织妇产科、儿科、生殖医学科、药学部制定了医院“怀生养育·温暖相随”主题活动,在2023年度各个特殊时间节点,到各街道及部分单位,组织开展系列健康科普宣教、义诊活动,以爱心擦亮温暖底色,用专业为幸福护航!
我院急诊儿科党支部10名医护人员走进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新华校区,在学校栏目“家长课堂”中向六年级4个班级近160名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培训。
血液内科骨髓瘤专题患教会成功举办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普及骨髓瘤基础知识,正确面对疾病,树立康复信心,我院血液内科举办了骨髓瘤专题患教会。
本次患教会由血液内科程辉主任主持,会议由血液内科周英医生、黄智红护士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髓瘤相关话题,聚焦骨髓瘤全流程管理、药物控制、生活康复、院内及居家护理等主题。
血液内科及MDT医护团队将着眼需求,立足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大力发展新技术,致力打造骨髓瘤全方位诊疗体系。
“向阳而生,健康生活”肾病内科表彰腹透明星肾友联谊会
为提高全社会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肾内科腹透中心举办了科普宣教及腹透明星表彰活动。
熊飞主任和张燕敏主任带领的“医护药MDT团队”,共同给肾友们带来生动精彩的科普知识讲座。
恰逢第18个世界肾脏病日,为更好的普及慢性肾脏病相关知识,塑造温暖服务品牌。汉西血液透析中心举办以“人人享有肾脏健康——应对突发风险,关心弱势群体”为主题的第二届肾友会活动。
因罕而聚,为爱同行
每年的2月28日是国际罕见病日,值此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来临之际,我院神经肌肉免疫疾病亚专科携手爱力重症肌无力关爱中心共同举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的患教会活动。
病友余叔叔也是罗利俊主任的老病人,由于未规律用药导致几次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好在有惊无险,在罗主任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化险为夷”,得知此次患教会,特地从武昌赶来,并为罗利俊主任送上鲜花表示感谢!
管理创新
“医·家杯”2023年专科护士学习成果验收汇报评选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专科护士培养,提升专科护理内涵,促进专科护理可持续发展,我院护理部举办了“‘医·家杯’2023年专科护士学习成果验收汇报评选”活动。
来自全院手术室、麻醉、康复、安宁疗护、老年护理等不同专业领域的26名专科护士以精炼的语言、客观的数据、图文并茂的PPT形式,全面梳理了各自专科护理开展情况,并对下阶段工作重点提出了新的目标计划及展望。
开展门诊窗口科室业务培训,提升门诊分诊导诊服务力
进一步落实“最温暖医院”服务措施,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好地做好门诊分诊导诊工作,更好地服务临床工作,提高门诊窗口科室的业务能力,2月13日起,门诊办公室联合财务处、护理部开展“门诊窗口科室业务培训”。
培训由各临床科室进行现场宣讲,接受培训的人员范围为挂号收费处、导医台、预约管理中心、病员服务中心等相关窗口科室的工作人员。
强化职业暴露预防,守护医务人员安全
为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水平、规范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分管院领导冯曾义工会主席亲自部署,柯于鹤主任组织落实,院感办于2月23日开展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专题线上培训。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