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揭秘作为药代的你未来能赚多少钱!速进!
终日奔波,只为碎银几两。尤其是在毕业初期,解决生存问题是每个大学生的当务之急。先从职业发展这条线讲起,还未毕业时,从实习期每个月一千四百块的医药代表开始。正式毕业后,首先在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医学事务部任职区域推广经理,每个月拿到手的不过五千多块。
后来因深度思考和逻辑呈现能力突出,被内部调整,到中央市场部担任产品经理助理,再到产品经理,独立承接产品。后续也更换了几个平台,职位不断变化,有市场项目总监,也有市场部经理,总裁秘书,BD经理等。
再说薪酬发展这条线,最大的分水岭标志,可能就是职业薪酬收入开始围绕年薪。年薪10万算是第一条线,突破这条线,从正式毕业算起来我大概用了4年的时间。与同一批出来的同学比,可能并不是跑得快的人。厚积薄发其实很多时候是有道理的,跨越20万第二条线,仅花费1年,之后在20-30万之间停留了4年多,期间持续在一家企业内耕耘,今年已经突破第三条线,也就是30万。未来再向上就是50万以上的第四条线。对高层管理者而言,第四条线大概率仅仅是个起步。(具体的,大家可以看看医脉同道&科锐国际上个月发布的薪酬指南大健康部分,还是很专业的)。
在医药领域持续深耕临近十年,如果要分析一下自己的付出是否和薪酬所得成正比,从我的角度而言,肯定是投入大于回报,恰恰因为持续的投入远超实际所得,才能一路向上。至于旁人所说的顺风顺水谈不上,可能是因为遇到的贵人比较多,他们愿意提携我这种价值观念的下属吧。
从自身角度,如果要突破第四条线,我能给出的可行性建议不外乎以下三个。
01终身学习
伴随国内医药政策大背景下的持续集采,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联盟,无论是药品还是耗材等,都让市场竞争格局充满不确定性。医药营销系统的中高层管理者需要对变化趋势做出更灵活和迅速的反应,吃老本的那一套是不成立的。
很多职场人对学习有误区,认为学历就是学习的证明,或者说考证。其实不然。我本人在任职市场部经理期间获取了在职硕士的学位,但对营销系统而言,它仅仅是加分项,并不是绝对条件。你的领导也不会因为你获得了某个学位或者某个证书就提拔你,提拔一个人的核心是评估你能否在新的岗位上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终身学习是一个综合立体的维度,越往上走,专业能力占比越来越少。
02选对老板
选择比努力重要,即使爱因斯坦当年就在泰坦尼克号上也无力回天。一个企业发展的好不好,决定性因素要看一把手,跟错人要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丢失的几年”,还有背后失去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履历上可圈可点的经验值。
如果你说你自己的职位根本接触不到一把手,那要怎么办?建议你先选个能为你快速发展提供助力的好平台,等职级可以直接与老板对话后,在进行对老板的评估。如果发现跟错人,也不用着急,医脉同道app上有海量工作机会,重新开始也是一种明智。毕竟,最快的加薪方式从来都不是和你现在的老板讨价还价,而是直接跳槽。
03管理精力
绝大多数优秀的CEO擅长多线程处理公务,这要归功于他们对自己精力的高效管理。也就是他们拥有一份“个人使用说明书”,比如最高效率的时间段是什么,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处理最棘手的问题。哪种信息获取方式最有效,比如书面阅读的模式,还是听觉信息录入,对应的就是让下属选择什么方式汇报可以提高决策效率……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排除各种管理技术层面精简下来的时间外,最后的比拼,其实就是体力。这点我深有感触,连续高强度的出差、会议、项目讨论等等,如果没有良好的体力支撑,根本谈不上办公,人就先垮了。
总而言之,“勇往值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希望每位医药圈职业人都能如愿以偿,勇往值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