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两周下跌75%,医药IPO市场重回低谷?
2023年3月,在生物医药领域,仅有 1家 公司通过 IPO上市 ,但以其他方式上市的医药公司数量依旧维持在高位: 其中 7家 公司宣布或完成与 SPAC合并上市 ,另有4家公司进行 反向并购上市 ,1家公司 转板上市 。
一、IPO上市
3月,仅有1家医药公司采用IPO形式上市,不仅数量上仅为2月的四分之一,而且更是在发行规模上不足2月规模(3.69亿美元)的2%,刚有起色的Biotech IPO市场又滑入了低谷。
1、Mangoceuticals(NASDAQ:MGRX)
3月21日,Mangoceuticals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每股4美元,募集金额为500万美元,属于典型的mini IPO。
MGRX的主营业务是开发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产品和运营相关的在线远程医疗平台www.MangoRX.com。2022年公司营收不足1万美元,而相关成本费用却近200万美元。
较差的基本面带来的是股价弱势表现,上市13个交易日以来,公司股价跌去了75.75%,是截至目前,今年表现最差的生物医药新股。
二、SPAC上市
3月,有4家生物医药公司完成SPAC合并上市,2家SPAC公司宣布与生物医药企业合并,还有1家拟与生物医药公司合并的SPAC终止了合并交易。
1、冠科美博(NASDAQ:APLM)
3月30日,肿瘤药物研发公司冠科美博完成与SPAC公司JMAC的合并上市,该交易对冠科美博的估值约为9亿美元,同时公司完成了一笔2365万美元的PIPE融资(略微超过完成交易所需的2000万美元)。
冠科美博成立于2015年,采取自研、license-out和license-in等相结合的方式,将公司管线拓展至10多款药物,涉及肿瘤抑制剂、抗癌增强剂和肿瘤免疫药物,合作方有正大天晴、嘉和生物、GlycoMimetics等公司。
冠科美博的核心管线是从GlycoMimetics引入的靶向E-选择素的APL-106和靶向c-Met的小分子抑制剂APL-101,其中APL-106还获得了国家药监局认定的突破性疗法称号。APL-10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全球临床二期数据计划在今年发布。
冠科美博此前在一级市场市场进行了多轮融资,吸引了奥博资本、平安资本、招银国际、粤民投、启明创投等机构的投资,并于2021年一季度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但最终未能挂牌上市。
由于SPAC公司JMAC的部分股东选择赎回,冠科美博在De-spac之后出现了De-spac squeeze现象,上市当天涨幅171.97%,最高涨幅达390%,但在随后5个交易日内跌去了近6成,未来股价最终跌破10美元的概率非常大。
2、Oculis Holding(NASDAQ:OCS)
3月3日,Oculis完成与计划SPAC公司EBAC合并上市,该交易对企业的估值为2.2亿美元。
Oculis是一家来自瑞士的眼科药物研发公司,拥有独特的增溶纳米粒子(SNP)技术,采用环糊精复合物以提升药物的溶解度,并使其渗透到粘液层持续地释放有效成分,进而增加了眼组织(包括眼睛的前部和后部)中的药物渗透和生物利用度。
公司主要管线主导产品OCS-01处于临床三期实验阶段,适应症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白内障手术引起的疼痛和炎症,计划今年发布临床三期的数据。另外一个药物OCS-02处于临床二期,适应症为干眼病与急性前葡萄膜炎。
在一级市场,公司先后获得了Bay City Capital、Novartis Venture Fund、Tekla Capital等知名机构的投资,亦有Nan Fung Life Sciences、汇鼎投资、百奥财富等华人背景的投资人。
公司的CEO Sherif博士于2017年从诺华加入Oculis,并在诺华风险基金担任常驻企业家。此前,Sherif博士曾在爱尔康担任欧洲、中东和非洲总裁,以及在诺华担任加拿大诺华制药总裁。此外,首席医疗官Joanne Chang也于2021年辞去诺华眼科负责人的职位,加入Oculis。
3、Zura Bio(NASDAQ:ZURA)
3月22日,生物医药公司Zura Bio完成与SPAC公司JATT合并,合并后企业估值接近2.15亿美元。
Zura Bio成立于2022年1月,是一家免疫系统疾病药物研发公司,主要管线有两个:
ZB-168,是一款从辉瑞引入的靶向IL7Rα的抗体药物,对于由IL7和TSLP生物途径驱动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目前正在开展针对1型糖尿病受试者的Ib期,同时计划在今年开始一项针对斑秃的II期概念验证试验。
Torudokimab:是一款从礼来引入的靶向IL33的单抗,目前正处于2期临床开发阶段。IL33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哮喘的药物靶点,此前礼来进行的1期和2期试验中,Torudokimab耐受性良好,并在上皮炎症引起的疾病中显示出疗效。
4、依生生物(NASDAQ:YS)
3月17日,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完成与SPAC公司SMIH的合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YS”,在上市后的11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下跌了87.69%。
三、反向并购上市(Reverse Merger)
3月,共有4家生物医药公司宣布或完成了反向并购上市。
1、Carisma Therapeutics(NASDAQ:CARM)
3月8日,Carisma Therapeutics完成与上市公司SESN的全股票的合并交易,合并后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交易,股票代码为“CARM”。在合并的同时,Carisma还获得了艾伯维、Wellington Partners 、默克、丽珠医药等在内的13家现有股东的3060万美元融资。
Carisma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CAR-T细胞治疗专家Saar Gill和Michael Klichinsky于2016年创立,是一家采用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技术研发肿瘤药物的公司,也是目前该技术领域的领导者。
CAR-M从患者自身提取巨噬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CAR引入巨噬细胞,最终实现肿瘤杀伤。相较于CAR-T疗法,CAR-M疗法具备以下优势:
更好的进入肿瘤微环境。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 在肿瘤侵袭、转移、免疫抑制中起着重要作用,CAR-M可以更好的进入肿瘤微环境。
促进抗原提呈能力和增强T细胞杀伤的作用 。
CAR-M的循环时间有限,非肿瘤靶向毒性较小。
Carisma的主要管线是CT-0508,目前正在多个适应症上进行试验,同时委托了诺华进行生产,计划今年下半年更新CT-0508的一期数据,以及CT-0508与KEYTRUDA的联用数据。
鉴于Carisma在CAR-M领域的领导地位,2022年1月, Moderna宣布与公司合作开发CAR-M疗法,Carisma获得45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3500万美元可转换票据形式的投资,以及其他潜在的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此外,Carisma还与默克等药企有着合作关系。
在一级市场,Carisma于2018年完成了由艾伯维和HealthCap领投,TPG Biotech等机构跟投的5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并于2021年完成了59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2、Diffusion(NASDAQ:DFFN)
3月30日,Biotech上市公司Diffusion宣布与EIP Pharma以全股票的形式进行合并,预计合并后的公司更名为CervoMed,上市代码为CRVO。根据协议,EIP Pharma的投资人预计将拥有合并后公司约77.25%的股份,而Diffusion的股东预计将拥有剩余股份。
EIP Pharma是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药物研究的公司,目前正在开发治疗记忆缺陷方面的药物Neflamapimod:一种细胞内酶p38 MAP激酶α(p38α)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
Neflamapimod最初由Vertex Pharma发现,完成了长期非临床毒性研究和在非CNS疾病中的1期及初始2a期临床研究。2014年,EIP Pharma从Vertex获得了neflamapimod的许可。
Neflamapimod目前开发的适应症主要为缺血性中风后的恢复治疗,轻中度的阿尔兹海默症和路易体痴呆症(DLB)。此前,Neflamapimod发布的治疗早期AD患者的2b期试验结果不错,被视作有潜力逆转突触功能障碍的药物之一。
EIP Pharma的管理团队背景优秀。公司创始人兼CEO John Alam先后在赛诺菲担任抗衰老药物研发负责人和Vertex担任首席医疗官,亦曾在Biogen负责Avonex在多发性硬化症方面的研发工作;
公司执行总裁Sylvie Grégoire此前是Shire公司负责基因疗法的总裁,亦是诺和诺德、Perkin Elmer等医药巨头的董事会成员;公司CFO William Tanner此前在Guggenheim、Leerink等投行担任生物医药行业分析师长达20年,拥有数十亿美元的Biotech融资经验,亦是ImmunoGenesis的创始人。
在一级市场,EIP Pharma于2017年1月完成4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于2018年5月,完成由Access Industries领投的2050万美元的B轮融资,同年12月完成900万美元B+轮融资;于2019年4月,完成Adage Capital、Rock Springs等参与的1120万美元的融资。
四、转板上市(Uplisting)
3月,有1家公司从OTC板块,转板到纳斯达克主板上市。
一般而言,转板上市的医药企业质地较差,关注度较低,难以成为市场热点。
【免责声明】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