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院内部营销之培养名医

2023-04-09 15:58

名医可以是年轻人,可以职称低的人,可以出身草根。只要老百姓认可就行了。

我们继续讲医院内部营销,今天讲培养名医。

一个科室,一家医院,如果有名医,病人就会慕名而来。所以说,培养名医,就是在做营销。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理念,那就是,人是最生动、最活泼、最容易被关注的。好小说为什么吸引人?因为人物塑造得好啊!像阿Q、郭靖、韦小宝、贾宝玉、鲁智深,大家可能忘掉了情节与故事,但这些人物形象一直鲜明,记忆深刻。

很多公司为什么要让老板抛头露面讲解产品,玩自媒体,亲自回复粉丝的留言?那是因为老板就是品牌的活的象征,是公司的代言人。过去的马云,现在的马斯克,还有董明珠、雷军、任正非,一个人抵得上多少广告费!

其实医院也一样。有名医,有模范人物,或者有个有魅力、有趣的院长,就显得这家医院生动,有人情味,而不是冰冷冷的。

可惜的是,一直以来医院(特别是人民医院)不太重视这个事,因为现代医学讲分工与团队协作,追求同病同治同质。一家医院有上百名甚至数百名医生,能被当地百姓说出名字的,非常少。

其实,培养有个性、有魅力的名医,与分工协作并不矛盾。现在已不是缺医少药的时代了,与工业品一样,基础性、功能性的医疗服务也是过剩的。但是,优质的、能满足老百姓个性化需求的医疗仍是稀缺的。名医始终不缺病人。  

关于培养名医,我先和大家分享两点:

一,为名医去魅

名医并不神秘,不要不好意思当名医,更不要不好意思塑造名医。

名医可以是年轻人,可以职称低的人,可以出身草根。只要老百姓认可就行了。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判断一个医生是不是名医,主要有三个指标:重复就诊率,外地病人数量,预约就诊数

不考虑论文与科研项目,也不考虑业内地位

二、名医分为两种

一种是技术型名医,一种是服务型名医。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选择好自己的定位,对名医的成长与包装非常重要。如果定位错了,会走弯路的。

像外科、五官科、疼痛科、介入科、妇产科、内镜室等医生,可以选择这个定位

这类名医必须是当地的“一把刀”。只要技术顶尖,脾气坏些也没关系。

不断学习,钻研新技术新疗法,去大医院进修,让自己的医术在当地同类医生中是最好的。尤其是,必须有自己擅长诊治的某一种或几种疾病。

像皮肤科、儿科、中医科、内科、康复科、老年病科等医生,可以选择这个定位

服务好,态度亲切,有亲和力,受民众喜欢。

有的医生技术其实很一般,在医院里很多人“不服”他,但是,在老百姓那里却不一样,就是喜欢找他看病。

训练自己的亲和力,勤快,热情,积极主动,关心病患,不怕烦、不怕累,一点点地积累在百姓中的口碑。当然了,技术也不能落下,在本地区同类医生中要达到中上水平。

今天先说这么多吧,明天再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名医,如何把现有的普通医生打造成名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疗技术,职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