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高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学术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喜讯
近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院麻醉科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2家附属医院麻醉科及相关研究机构联合申报的“麻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这是教育部在“十四五”期间新建的首批重点实验室,也是我院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麻醉科主任俞卫锋教授为实验室总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徐天乐教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过敏意教授和我院检验科主任李敏分别为三大研究主攻方向负责人。
2022年,我国完成各类麻醉总量超过7000万人次,全球总量超过2亿人次,这其中存在世界共性的麻醉医学重大难题,影响万千患者生命健康,亟需从更高站位通过科学研究推动解决。麻醉医学要解决的核心难题经历了至少三次大的跃迁,发展至今,如何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主要麻醉医学难题。
(图:麻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瞄准世界共性的围术期难题,力争建设国际一流围术期研究平台)
这一麻醉医学临床难题关乎万千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术后生活质量,其背后是我们要共同面对的瓶颈科学问题,即:围手术期不论麻醉还是其他治疗,其实都是对人体多器官的系统影响,人体作为多系统功能高度精密整合的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从更系统、整体的角度理解许多疾病过程,从而更全面、精准地进行预防或治疗?这是目前医学领域各学科间的相对“空白地带”,也是未来进一步促进围术期治疗效果大幅度提升的重要突破口。麻醉学科作为要关注麻醉时机体多系统功能变化和相互影响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与几乎所有内、外科专业有工作交集的平台学科,理应也必然可以在推动该重大瓶颈科学问题中扮演关键引领角色。
(图:麻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主要研究成员)
仁济医院麻醉科作为国内麻醉学领域的领先学科,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性高校的优势,开展了大量相关前期研究工作,为该“麻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申请奠定坚实基础。麻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旨在为我国围术期多器官、多时间段、多领域间的交叉融合研究搭建公共平台和主阵地,促进我国围术期救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患者术后远期死亡率和并发症的进一步降低,共同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高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学术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布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教育部拟在“十四五”期间组织新建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旨在引导高校面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技术,开展有组织科研,汇聚和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区域发展需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