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动态|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特色“三联”疗法,助力突发性耳聋患者康复
病例简介
3个月前(即2023年1月7日),龚女士因突然右耳听力下降伴天旋地转感而就诊于医院,最终确诊为“右侧突发性耳聋”的最严重型,听力几乎完全丧失(见图1),经积极治疗后效果不佳,后入住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过检查确诊,龚女士所患疾病为“右侧突发性耳聋”的全聋型,为最严重的一型,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针对龚女士的病情,经过科室充分讨论,决定 采取中医特色“三联”疗法辨证施治。
龚女士正在接受治疗
最终经过医患双方的不懈努力和坚持,龚女士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图2),特别为医院送上了感谢信和锦旗。
图1
图2
技术介绍: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鸣耳聋眩晕专科
特色三联疗法:耳三针(或火针疗法)+耳部穴位注射+鼓室内注药
科室取中西医之长,结合多年来耳聋耳鸣眩晕的诊治经验,总结出特色三联疗法:耳三针(或火针疗法)+耳部穴位注射+鼓室内注药。
耳三针(或火针疗法)
针灸是目前治疗耳鸣耳聋眩晕的常用疗法之一,其起效的关键在于取穴、针刺深度及针刺的手法,对于相关穴位需深刺为主,而手法熟练者疗效更佳。针灸能通过神经途径调节内耳和脑干微循环,改善内耳神经功能,促进内耳毛细胞损伤恢复;而火针能加强刺激,进一步改善内耳循环及神经功能。火针治疗及鼓室内注药存在一定创伤性,对术者的专业度要求较高,一定要到专科治疗。
耳部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常用疗法之一,该疗法将腧穴的穴位效应与药物作用有机结合,既具有中医学的治疗特点和作用途径,也兼合现代医学的药理效能。临床上,多选取耳周穴位进行注射,可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耳部的血管、神经,提高药物利用率,以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从而提高疗效。
鼓室内注药
鼓室给药治耳鸣耳聋的理论依据是药物可经圆窗膜渗入耳蜗,相对于全身给药,鼓室给药可获得较高的外淋巴浓度,靶向性强、起效快,是另一个可靠而有效的给药途径,并且为全身用药不能耐受的患者提供了补救治疗的手段。
科室简介
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和“十二五”重点学科,是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贵州省聋病防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常委单位、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常委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国中药学会耳鼻咽喉药物研究分会委员单位。
END
供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编辑:熊蕊
一审:冯姝、蒲凯平
二审:胡俊、张婉婧
三审:张敬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