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NEJM:中国证据——大面积脑梗死,24小时内的介入治疗有效
每日毅讯
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的介入治疗目前缺乏充足的证据,特别是在6小时以后的时间窗外的介入治疗。近期,NEJM杂志发表了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的ANGEL-ASPECT研究结果,为大面积脑梗死的24小时内介入治疗提供了临床证据。
ANGEL-ASPECT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随机试验,受试者为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且Alberta评分为3-5分或70-100ml的脑梗塞核心体积。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以1: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接受介入+药物治疗或仅接受药物治疗。主要终点是90天时改良的Rankin量表的得分,次要终点包括改良Rankin量表的0-2分和0-3分的比例。主要安全性终点是随机分组后48小时内出现有症状的颅内出血。
研究结果提示:共有456名患者入组;231人被分配到介入治疗组,225人被分配到药物治疗组。两组中约有28%的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由于第二次中期分析后介入治疗的疗效明显,该试验提前终止。在90天时,观察到改良的Rankin量表的分数分布在介入治疗组向更好的结果转变(HR=1.37;95% CI,1.11-1.69;P=0.004)。介入组230名患者中的14名 (6.1%) 和药物治疗组225名患者中的6名 (2.7%) 发生了有症状的颅内出血,所有的颅内出血发生在两组分别为113例 (49.1%) 和39例 (17.3%) 。
“毅讯点评”
本研究是来自我国王拥军教授团队的又一力作,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4小时内介入治疗可改善90天的脑功能恢复提供了临床证据。但是该获益伴随着48小时内颅内出血的增加,虽然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增加没有达到显著性标准。
参考文献: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3.01.043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