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孙杰教授:围术期高危病人的鉴别与关注点

2023-04-08 13:23

脆弱病例:男性患者,88岁,一般情况可,高血压病二级,患者右转子间骨折, 全麻下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拔管前FIO2 40%,PaO2 150mmHg,拔管后SpO2 75%,重新行气管插管。

围术期高危病人的鉴别与关注点

孙杰教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手术与疼痛管理科

一、病例分析

男性,72岁,发作性心悸半年,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症状,伴胸闷,无胸痛、无晕厥、黑朦症状,持续时间5-10min左右,可自行终止,未予以重视,未行特殊诊治。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近2天心悸症状发作频率较前增加,性质同前,就诊于外院,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快速心房扑动,部分室性早搏;冠脉CTA检查示LAD近段非钙化斑块伴管腔中度狭窄;中段钙化斑块伴管腔轻度狭窄。就诊我院后,门诊以“心律失常”收住入院。

既往史:肝囊肿病史7年,血小板减少症病史3年。

诊断结果:房扑、室早、冠心病

TTE和TEE检查结果如下(通过超声排除左房血栓):

13791680908500835

CTA检查结果如下(排除左房血栓):

11421680908501200

ECG结果示:房颤

20551680908501591

患者行手术射频消融术后未完全清醒,神志逐渐不清,HR 48-101次/分,BP 99-221 mmHg,RR:20-30次/分,给予硝酸甘油降压治疗,将患者送至CT室行颅脑CT检查时突发心跳骤停。经诊断,患者为大面积脑梗。

59671680908501892

分析患者术后2h呼之不应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麻醉药物残留

缺血至低血压、栓塞

神经源性

中毒、内环境

26171680908502102

发表于JAMA上的研究表明,对于高风险患者行大手术时,个体化管理血压管理策略较标准血压管理策略对患者预后更好、可减少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和死亡率的发生率。

二、围术期高危患者

高危患者是一些具有某种危险性高的患者,包括生理、病理生理、心理和其他因素。围术期死亡率约0.5%-1%,而高危患者死亡率大大增加至5%-25%。术中突发情况包括低血压程度、低氧程度和其他因素。

34471680908502269

麻醉风险的评估方法如下:

1. ASA分级

第一级: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围手术期死亡率0.06%-0.08%;

第二级: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围手术期死亡率0.27%-0.40%;

第三级:并存病情严重,体力活动受限,但尚能应付日常活动;围手术期死亡率1.82%-4.30%;

第四级:并存病严重,丧失日常活动能力,经常面临生命威胁;围手术期死亡率7.80%-23.0%;

第五级:无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围手术期死亡率9.40%-50.7%;

第六级:确证为脑死亡,其器官拟用于器官移植手术。

2.METs代谢当量

96951680908502348

3.RCRI评分

肌酐大于2mg/dl

DM史

心衰史

胸外、腹外、血管手术

脑血管病或TIA

心肌缺血

4.Goldman评分

49171680908502425

那么,哪些患者是高危患者?包括老龄、急诊手术、腹部大手术、头颈部手术、多脊髓阶段损伤、大血管手术、合并其他疾病、有中风、心衰等病史者。

52541680908502519

围术期风险评估

74351680908502648

是否是围术期高危患者,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包括术前预测+手术创伤;术中发生高危情况;术后高危情况。

高危患者病例:全麻术后呼衰一例

男性,59岁,65kg,170cm,8月前贲门癌肝转移化疗后,既往高血压10年,硝苯地平控制可,陈旧性脑梗无后遗症。术前主要诊断为贲门癌伴肝内转移,胆囊阴性结石伴慢性胆囊炎。麻醉经过如下:

93561680908502728

拟行手术:全胃切除伴食管空肠吻合术。

55001680908503054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100mL,清醒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麻醉复苏时患者神志清楚,但出现低氧饱和度(面罩8L,SpO2 90%)、呼吸浅快、咳嗽无力、右侧呼吸音无、微弱。根据临床表现,给予患者利尿、咳嗽、翻身、拍背、排痰、涨肺、抬高上半身、等待药物代谢等处理。

患者出PACU时肌力尚可,咳嗽反应弱,翻身拍背排痰后,鼻导管吸氧(3L),PaO2 104mmHg,PaC02 25.7mmHg。

46451680908503292

患者肌无力合并甲减,经过呼吸机治疗一周、补充激素、甲状腺素等,逐渐好转。

88501680908503432

围术期高危患者

(1)急诊手术,如术前未知、术前合并心脏病、术前心功能分级低、术前呼吸功能不全、术前合并感染、术前内环境紊乱、术前滥用药、术前脆弱增加

(2)未充分准备的择期手术

(3)麻醉手术不稳定的患者,如麻醉过敏、麻醉中低氧血症、麻醉中严重低血压、大出血、损伤重要器官

(4)术后相关指证,如术后引流多、术后感染、误吸、发热、谵妄、坠床、疼痛、心绞痛、心律失常

围术期高危患者举例

(1)麻醉+监护相关

麻醉复苏要完善,镇静/肌松/镇痛

未苏醒

不能抬头、咳嗽

呼吸遗忘

疼痛

(2)外科+监护相关

术后引流偏多+监护不足

手术后腹部异常疼痛

术中出血后脑梗

声带手术后胸闷胸痛

冠脉支架外科手术后心梗

(3)举例

呼吸循环不稳定的病人:严重低血压(处理)、低氧血症(处理)

心脏大血管急诊病人:心梗、夹层动脉瘤、恶性心律失常

重要器官受损,如心衰、呼衰、昏迷、DIC

实验室检查危急值:低血糖、血钾异常、其他显著异常指标

低龄、高龄

谵妄、认知减退、抑郁

其他专科问题

医患沟通问题

除了以上围术期风险评估,脆弱与老年综合征(模糊但全局) 有相关性,都增加围术期风险。

脆弱:生理储备能力和应激耐受力降低;

老年综合征:功能减退、行走受限、多重用药史、谵妄、痴呆、压力性溃疡、跌倒、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

57151680908503514

脆弱病例:男性患者,88岁,一般情况可,高血压病二级,患者右转子间骨折, 全麻下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拔管前FIO2 40%,PaO2 150mmHg,拔管后SpO2 75%,重新行气管插管。

24491680908503672

五、围术期高危风险防范与处理总体原则 

临床医生的重要关注点(不怕风险高,就怕没关注)

Be careful

风险评估

结合手术MDT、术中沟通

加强术前准备、重视术前异常指标

麻醉方式及药物的选择

强化术中监护

术后疼痛的管理

并发症的防治

护理团队

专家简介

81151680908504127

孙杰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手术与疼痛管理科主任

东南大学医学院麻醉学系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青年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

南京市医学会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

获得国家及省厅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

研究方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围术期风险评估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END

编辑:MiSuper.米超

校对:Michel.米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风险评估,围术期,麻醉,药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