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联合精准“狙击”早期胃癌
对于早期胃癌,尤其是特殊部位的早期胃癌,由于肿瘤位于胃壁内膜层,未突破胃壁,所以传统腹腔镜手术在腹腔内的胃壁外定位相对困难,而胃镜下的内镜手术又无法完全保证根治性。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和内镜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双镜联合能轻松解决这一难题。双镜联合手术能最小范围完整切除肿瘤,具有定位准、创伤小、保功能、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日前,宗先生因早期胃癌就诊于大医二院胃肠外1科。胃镜结果显示胃贲门(入口)后壁早期胃癌。由于肿瘤部位非常特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胃肠外1科任双义主任带领张新生副主任等胃肠肿瘤团队成员对其病情充分分析,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
肿瘤位于胃贲门后壁,单纯腹腔镜手术下无法看到肿瘤,无法准确确定肿瘤边界。以往通常进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或者近端胃大部切除,无法更多地保留贲门侧胃壁组织,手术风险和手术创伤较大,且术后容易出现贲门狭窄,无法保留贲门及胃部大体结构。而单纯采用经胃镜粘膜下肿瘤剥除术(ESD)剥离肿瘤难度大,很难保证肿瘤完整性和根治性,而且容易出现穿孔,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明显增加,尤其是贲门区域在胃镜下操作极其困难困难。最终,团队一致认为,胃镜辅助腹腔镜双镜联合(EALT)手术能巧妙融合两种术式的优势,同时避免单一术式的缺点,更适合像宗先生这样的早期胃癌患者。
手术当天,张新生教授及团队首先通过内镜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在胃镜下利用染色剂做好肿瘤外周切缘标记,使用电切刀沿肿物边缘切开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而后在3D腹腔镜下沿染色剂标记切缘切开胃浆膜层和肌层,与胃镜操作“会师”,精准完整的剥离肿瘤。术中还利用淋巴结示踪剂再进行胃周前哨淋巴结清扫,保证肿瘤的根治性。
张新生教授及团队为患者进行双镜联合手术
手术结束前,再次进行胃镜检查,查看了手术创面情况,查验并确认贲门的完整性与通畅度,手术顺利结束。术后6天,宗先生顺利康复出院。
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精准治疗是胃肠外1科一直以来的追求。近年来,在胃肠外科主任任双义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已成功开展3D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双镜联合、NOSES等微创手术等,团队诊疗水平受到众多业内专家赞誉和患者好评。
专家介绍
张新生,胃肠外1科副主任,外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副主任,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CS)认证腔镜培训基地管理员及腔镜培训师。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分会基层诊疗及科普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普外学组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辽宁省生命关怀协会营养支持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大连市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委员,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腹腔镜内镜手术技术娴熟,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治及微创手术有一定研究,擅长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疝等机器人及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肠镜联合腹腔镜保留胃肠功能的精准化切除微创手术,尤其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和腹部无辅助切口的NOSES手术。
曾先后荣获辽宁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连市红十字荣誉奖章、大连市优秀共青团员、医院优秀员工、援青海优秀干部等荣誉称号。2016年全国3D手术视频大赛最佳团队奖。2018年“蛇牌爱因斯坦杯”3D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录像大赛北方赛区一等奖、全国十强;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手术视频大赛“菁英奖”(第一名)。参与完成本院及大连市首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腹腔镜肝囊肿切除术以及胃肠道机器人手术等。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四项,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内容:胃肠外1科 冯震 编 辑 : 宣 传 与 文 化 建 设 部 姜晨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