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JACC:他汀类药物不增加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
每日毅讯
众所周知,他汀类的降脂药物使用可能会引起肝酶增高和肌肉溶解,因此我们一般推荐使用他汀的患者三个月后进行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的检查。既往研究推测: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辅酶Q10 (CoQ10) 水平降低而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加剧运动诱发的骨骼肌损伤。然而,这一推测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证据。近期,JACC杂志发表了一篇验证性研究,探讨了这一话题。
研究者入选了有症状(n=35;62±7岁)和无症状(n=34;66±7岁)的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和对照受试者(n=31;66±5岁),三组参与者均步行30、40或50公里每天,连续4天。在基线和运动后评估肌肉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和N末端前脑利钠肽)以及肌肉状况,报告肌肉症状。在基线测量了参与者的白细胞辅酶Q10的水平。
研究结果发现:所有肌肉损伤标志物在基线时在三组见均相似 (P>0.05),并且在运动后显著增加 (P<0.001),各组之间由运动引起的肌肉损伤标志物的升高幅度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有症状的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基线肌肉疼痛评分较高 (P<0.001),并且在运动后所有组中的肌肉疼痛评分均有相似的增加 (P<0.001)。运动后有症状的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肌肉松弛时间比对照受试者增加的更多 (P=0.035)。CoQ10水平在有症状(2.3nmol/U;IQR:1.8-2.9nmol/U)、无症状他汀类药物使用者(2.1nmol/U;IQR:1.8-2.5nmol/U)和对照组(2.1nmol/U;IQR:1.8-2.3nmol/U;P=0.20)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与肌肉损伤标志物、疲劳状态或报告的肌肉症状均无关。
“毅讯点评”
本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和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症状并不会加剧中等强度运动后引起的肌肉损伤,肌肉损伤标志物与白细胞辅酶Q10水平也无关。除此之外,本研究也让笔者想到了之前发表在NEJM杂志的关于他汀的nocebo效应(反安慰剂效应)研究。也就是当你认定了他汀会引起肌肉损伤、疼痛、甚至是肝酶升高时,即便你实际使用了安慰剂,但也出现了肌肉疼痛、损伤、甚至是肝酶的轻度升高。也就是,当你充分相信的时候,身体就会表现出那样的异常,心身的联系竟然是如此的神奇。
参考文献: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3.01.043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