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问答•痛性脂肪病的疑问
闫东雷医师的第二个问题:
患者艾xx,女,29岁,因腹痛半年,加重10天入院。麦氏点压痛,为排除阑尾炎来行超声检查。检查中阑尾区未见异常。但患者下腹腹壁脂肪层内见多发边界欠清晰的高回声,不均匀,并于其见回声减低区,以麦氏点与反麦氏点为著。追问病史,受检者近一年来体重增长约10kg,腹痛半年以来,疼痛时轻时重但总体加重,查体:下腹壁外观无异常,手触诊有结节感,但边界不清,探头按压高回声区时疼痛明显,探头稍稍偏移后按压即无痛感。考虑为典型的痛性脂肪病。后来查腹部CT及血常规均无异常,临床认可该诊断,办理出院,嘱口服镇痛药。
资料显示该病无特效治疗,以镇痛为主,但患者病史中透漏一细节,说“疼痛明显时不敢扎腰带、走路的振动就会很疼,但只要一来月经,就不疼了。”特向您求教:这种疾病与月经或雌/孕激素有无相关,对其治疗是否有参考意义?
期待您的指点,万分感谢!祝老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闫东雷
华斌答:非常同意闫东雷医师的诊断思路。痛性脂肪病比较少见,尤其国内报道较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大部分医师对这一临床实体缺乏了解。痛性脂肪病(Adiposis dolorosa)这一诊断的确立必须首先排除其他导致疼痛的病因。
也称Dercum病,其典型特征是不同大小、多样性和定位确切的疼痛性皮下脂肪组织沉积。
相关症状包括超重或肥胖、疲劳或虚弱以及许多精神表现(例如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抑郁和焦虑),但相关症状不是疾病临床表现的恒定组成部分。
Dercum病的病因仍然不明,疾病分类,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是有争议的。
主要发生在35-50岁的人群中,主要影响女性,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估计为5-30:1。这一事实提示,女性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可能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闫东雷医生发现的疼痛与月经周期的关系和可能是具有研究价值。
皮下脂肪沉积可能出现在所有可能的位置。汉森等人发现腿部、手臂和躯干(前部或后部)是最常见的部位。大约五分之一的患者的面部受到影响,而大约三分之一患有Dercum病的个体的头皮和颈部是脂肪沉积的位置。脂肪沉积发展的常见部位是臀部(约70%)和大腿。疼痛的脂肪组织也常见于肋下区域、上肢的内侧以及大腿的外侧和内侧部分。
超声成像显示病变位于浅表皮下脂肪。深层脂肪正常。在Tins等人的研究中大多数病灶的小于2厘米,呈长椭圆形,长轴平行于皮肤。所有的病变在超声上呈高回声,在多普勒成像上没有显示明显的血流。病灶内部或周围没有水肿。部分病灶有压痛。
最常见且有时难以与泛发性Dercum病相鉴别的有纤维肌痛、脂肪水肿、脂膜炎、淋巴水肿等。
纤维肌痛在某些情况下很难与Dercum病区分开来。前者是一种广泛的肌肉疼痛,多伴有几种精神表现。检测疼痛性脂肪沉积(脂肪瘤)可能有助于区分这两种疾病。脂肪性水肿通常局限于下肢,其特征是双侧对称出现和脂肪均匀而非灶状沉积。
脂膜炎与炎症有关,在某些情况下与血管炎有关。结节呈红斑状,其中一些愈合,另一些发展。下肢是脂膜炎的常见部位。淋巴水肿是由皮肤内富含蛋白质的间质液积聚引起的,并对压迫或淋巴按摩有反应。
目前没有推荐的治疗Dercum病的策略。一般来说,这是一种有强烈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治疗策略的决定应该基于对疾病类型和症状严重程度的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建议医生首选药物治疗,但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其有效性。另外建议必要时进行额外的辅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心理治疗和患者教育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