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还提及了四环素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因在8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使用谨慎,在此不表述和点评。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依据:
(1)单份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1:160(PA法);病程中双份血清MP滴度上升4倍及以上。
(2)MP-DNA或RNA阳性
点评:2023年的指南中有一句“化学发光法对诊断MP感染有价值,但阳性折点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我院采用的就是化学发光法,经常出现结果数值高,但是无临床表现情况,这种情况尚不足以诊断MPP。
治疗药物
阿奇霉素:轻症可予 10 mg/(kg.d),qd,口服或静点,疗程 3d,必要时可延长至 5d;轻症也可第一日10 mg/(kg.d),qd,之后 5 mg/(kg.d),连用4天。重症推荐阿奇霉素静点,10 mg/(kg.d),qd,连用 7d 左右,间隔 3-4d 后开始第2个疗程,总疗程依据病情而定,多为 2-3 个疗程。
点评:
1、阿奇霉素的经典口诀是“吃三停四”,但近些年这个口诀有点不符时宜,越来越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相关指南提及给药间隔时间为3-4天,也就是间隔3天也可以,间隔4天也可以。
根据临床症状来定每次使用时间,有3天、5天和7天,临床上医生处于谨慎态度,大多采用3-5日疗程(如第1疗程为5日,之后疗程3日),但部分患者仅有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并没有临床感染表现时,一开始并不适合使用阿奇霉素,更不适合连续5日。
2、《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只说了可以重复第二疗程,并没有说用几个:轻症3天为1个疗程,重症可连用5~7天,2~3天后可重复第2个疗程。
但是今年的指南有个推荐:2-3个疗程,同时今年的指南也提及“轻症的病程多在7-10日左右”。因此,轻症用2个疗程就完全足矣。
经常遇到临床医生让患儿连续服用3个疗程,疗程欠妥当。
问题来了
哪些情况是轻症,哪些是重症呢?
克拉霉素:10-15 mg/(kg.d),疗程一般为 10d 左右;
点评 :克拉霉素片,每一片还挺大的,还挺苦,不适合小孩子吃。
红霉素:30-45 mg/(kg.d),疗程 10-14d。
点评:以上两种药物均为14元环的大环内酯类药药物,作用靶点与15元环的阿奇霉素不一样。
临床上多使用的红霉素制剂是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150mg/袋)和依托红霉素颗粒(50mg/袋),两者说明书的用法分别为: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首次30mg/kg,之后按15mg/kg·次,q12h。托红霉素颗粒:一日20-30mg/kg,分3-4次服用。
推荐剂量都比此次指南推荐的低,建议结合患者体重选择适宜口服的剂量。
乙酰吉他霉素:25-50 mg/(kg.d),疗程一般为 10-14 d。
点评:临床常用制剂为乙酰吉它霉素干混悬剂、乙酰吉他霉素颗粒,建议分成3-4次服用,说明书给药疗程建议为7-14日。
该药物为16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耐药性诱导型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因诱导红霉素、夹竹桃霉素而生成的诱导型大环内酯类具有耐药性的葡萄球菌有效。
除了它,16元环的大环内酯类药物还有麦迪霉素、乙酰麦迪霉素、吉他霉素、交沙霉素。他们对核糖体的作用靶点不同于阿奇霉素、红霉素,对于可疑或确定 MP 耐药 MUMPP、RMMP,可选择16元环的大环内酯类药物。
指南中还提及了四环素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因在8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使用谨慎,在此不表述和点评。
参考来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