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更长寿?Nature子刊论文揭示背后的分子机制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此前在线虫、果蝇和小鼠浙西模式动物上研究显示,适当降低体温,能够延长它们的寿命。 体温适度偏低与寿命延长之间的关联在人类中也有报道。然而, 我们一直没有很好地理解体温轻微下降产生延寿效应的具体机制。
2023年4月3日,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Aging 上发表了题为: Cold temperature extends longevity and prevents disease-related protein aggregation through PA28γ-induced proteasom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潜在机制, 该机制或能解释低温如何延长线虫寿命,并减少年龄相关性蛋白质功能失调。
在这项研究中,David Vilchez等人研究了低温是否会影响蛋白酶体 (一类蛋白质复合物) 的活性。蛋白酶体拥有降解蛋白质的功能,能消除受损或错误折叠的细胞蛋白的聚集,而这类聚集与某些疾病相关。
研究团队发现,在秀丽隐杆线虫中,低温 (15°C) 能促进激活因子PSME-3介导的蛋白酶活性,而且PSME-3的表达能延长寿命。如果缺乏PSME-3,低温对蛋白质降解的益处就会受到抑制,而这会导致受损或错误折叠的疾病相关蛋白在秀丽隐杆线虫的年龄相关疾病 (如亨廷顿病和渐冻症) 模型中更多地聚集。
该研究还表明, 将体外培养的人类细胞暴露在适度偏低的体温 (36°C) 下,能激活人类版本的PSME-3,并有望减少亨廷顿病和渐冻症的疾病相关蛋白质改变。
研究团队总结表示,这项发现揭示了低温的有益作用,它跨越了进化的界限,对多种疾病的预防具有潜在影响。但 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搞清楚PSME-3的作用以及它的潜在治疗效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