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肾脏“出汗”征...

2023-04-05 09:49

主要见于肾、输尿管结石所致肾脏改变,亦有说法称为肾“出汗征”,实为肾周积液或者说包膜下渗出,除了结石泌尿系急症,也可见于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该征象特异性不高,需结合症状及病史!!

来源:超声

超声联盟

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女超人

病例分享:

患者男,50岁,是一位肾衰竭患者,两侧肾脏矢状超声图显示肾皮质呈锥形低回声区——常见于肾脏疾病。两肾外缘(箭头)可见薄薄低回声区,提示肾周水肿。

29291680649798540

7771680649798708

肾衰竭时肾脏外缘的低回声区渗出,因类似皮肤汗液渗出故命名为 “肾脏出汗”征,提示肾周水肿,需与包膜下水肿鉴别。 

肾衰竭患者超声检查最常见的病变为皮质回声增强,但往往不具有特异性,主要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血管疾病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炎症病变者则可见肾长度减小,而肾脏缩小则提示慢性和严重肾脏疾病。

肾解剖概要

一、形态大小:

1、肾脏是一对实质性器官,形如蚕豆,外观圆润,饱满。胎儿肾原呈分叶状,叶间有凹陷,使肾表面凹凸不平。1岁以后,肾皮质生长使肾脏表面变得平滑。

2、肾内缘凹陷,为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神经及淋巴管出入处;前三者,由前后排列为:肾静脉——肾动脉——输尿管。

3、肾大小因年龄、体形、体重等体质条件有所不同,在儿童时期,肾脏随人体的发育生长逐年增大。成年肾大小趋于稳定左肾较细长,右肾较宽短。

5331680649798818

形态呈蚕豆形,肾脏(Kidney):位于腹膜后的实质性脏器;分为肾实质与肾窦;

肾门部为肾静脉、肾动脉、输尿管。

15821680649799181

二、位置与比邻:

1、肾位于脊柱和腰大肌两旁,其后面紧贴后腹壁与腰方肌。肾脏在横膈之下,右肾上方为肝所覆盖略低于左肾,故右肾上缘约在第12 胸椎,下缘在第 3 腰椎水平;左肾则高出一个椎体,即上缘约在第11胸椎水平,下缘在第 2 腰椎水平。肾下极距髂嵴左侧约6cm,右侧约为5cm。

2、两个肾脏并非与脊柱平行排列,而有三种倾斜:

第一、肾上极距脊柱较下极为近;

第二、额断面上,上极靠后,下极在前;

第三、额断面上肾门向前旋,而肾外侧位置偏后,有一个以纵轴的扭转。

88361680649799385

三、肾结构:

1、肾外周结构:

肾外围包被有两层包膜,两层中间的空隙充很多脂肪组织。内侧的包膜位于肾脏的表面,称真包膜或纤维膜。外侧为肾周筋膜。 

2、肾内结构:

①肾实质:位于肾的外侧部,厚约1.5—2.5cm,皮质厚约5-7mm。

②肾窦:自肾门处向肾内呈袋状突入,外为肾实质包绕的部分称为肾窦。

肾脏实体的解剖图

74031680649799923

四、肾血管:

1、肾动脉直接发自腹主动脉,约第 1 腰椎处,肠系膜上动脉稍下侧。右肾动脉经下腔静脉、右肾静脉、胰头和十二指肠降部后方-----→右肾。 左肾动脉经左肾静脉、胰体后方----→左肾。主肾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

2、肾静脉位于肾动脉前侧平行方向,直接进入下腔静脉。

肾外血管的分布

79291680649800689

肾脏出汗征是一种特异性超声病变,但敏感性较低,可联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超声检查结果用于肾衰竭诊断。肾脏的“汗液”源自肾周水肿性液体渗出。常表现为肾脏下极圆形或三角形低回声区。少数患者可见肾外缘低回声区。临床上需与肾周脓肿和肾周血肿进行鉴别诊断。

主要见于肾、输尿管结石所致肾脏改变,亦有说法称为肾“出汗征”,实为肾周积液或者说包膜下渗出,除了结石泌尿系急症,也可见于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该征象特异性不高,需结合症状及病史!!

29441680649801088

(肾脏积水造成的肾脏周边积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肾动脉,肾衰竭,脊柱,超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