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测定解“肝”忧——我院介入血管外科开展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技术
近日,我院介入血管外科医护技团队,经前期文献解读、专家授课,病例讨论等环节的充分准备,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科张林鹏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开展了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定。
肝静脉压力梯度被称为测定门静脉压力的“金标准”,它的价值是其它血液及影像学检查不能替代的。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对肝硬化进展有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探讨发病机制、判断疗效等重要意义。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一直是肝病患者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之一,该技术的开展为患者下一步治疗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对于预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积极采取风险干预意义重大,实现了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精准管理,让患者及家属在疾病诊疗的过程中真正受益!
此项技术标志着我院在肝病的规范化诊疗中迈出新的一步,进一步推动了,我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治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我国肝病患者人数已超过4亿,是全球肝病负担最重的国家。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均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而门静脉高压是影响肝硬化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严重程度决定了肝硬化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等)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门静脉压力直接测量创伤大、风险高,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可以很好地反映门静脉压力,实现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疗效评估及精准管理。
美国肝病学会2016版门静脉高压出血管理共识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进行了分期,分为轻度门静脉高压(5mmHg<HVPG<10mmHg)、临床显著性门脉高压(HVPG≥10mmHg)、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失代偿(HVPG≥12mmHg),且不同分期患者有不同的治疗目标。因此,此项技术的开展,可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对于代偿期人群,可利用HVPG进行危险分层,并指导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及疗效评估;对于失代偿期患者,可利用HVPG指导二级预防的方案及疗效评估,对疾病预防做出判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院介入血管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秉承“厚德、仁术、创新、奉献”的科室理念,紧随医院快速发展的步伐,在将诊疗范围做全做广的同时,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和专科疾病的精细化管理,为广大患者提供精准、高效、安全的诊疗平台!
(文/介入血管外科杨欢欢)
-END-
编辑/王楠
排版/马海芳
责编/赵红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