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每周一味中药——赤小豆

2023-04-04 10:25   武体附院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红豆、赤小豆、赤豆,你分清楚了吗?

上周有病友咨询,我们医院的赤小豆和赤豆有什么区别?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味药食同源的中药--赤小豆。首先,中药赤小豆和植物赤小豆含义不同,中药赤小豆来源于植物赤小豆和赤豆。其次,植物赤小豆和赤豆是两种不同的物种,它们的种子全体都是红色的,赤小豆略呈细长圆柱形,长接近宽的两倍,而赤豆是短圆柱形,长与宽(直径)近相等,但都是中药赤小豆。除了来源和性状不同,赤小豆和赤豆的药性和口感也有区别,赤小豆药性强一点,药用较多,而赤豆多用于生活食用,口感软糯较赤小豆好,常用来煮粥和制作红豆沙等。人们习惯将赤豆习称为“红豆”,且地方习语不同,有的地方也称其为“红小豆”。赤小豆产量小,供应不足,而赤豆产量大,因此也较多见。

来源 赤小豆,中药名,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的干燥成熟种子。

植物学性状特征

赤小豆:一年生草本。茎纤细,长达1米或过之,幼时被黄色长柔毛,老时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盾状着生,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5毫米,两端渐尖;小托叶钻形,小叶纸质,卵形或披针形,长10-13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全缘或微3裂,沿两面脉上薄被疏毛,有基出脉3条。总状花序腋生,短,有花2-3朵;苞片披针形;花梗短,着生处有腺体;花黄色,长约1.8厘米,宽约1.2厘米;龙骨瓣右侧具长角状附属体。荚果线状圆柱形,下垂,长6-10厘米,宽约5毫米,无毛,种子6-10颗,长椭圆形,通常暗红色,有时为褐色、黑色或草黄色,直径3-3.5毫米,种脐凹陷。花期5-8月。

赤豆: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高30-90厘米,植株被疏长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盾状着生,箭头形,长0.9-1.7厘米;小叶卵形至菱状卵形,长5-10厘米,宽5-8厘米,先端宽三角形或近圆形,侧生的偏斜,全缘或浅三裂,两面均稍被疏长毛。花黄色,约5或6朵生于短的总花梗顶端;花梗极短;小苞片披针形,长6-8毫米;花萼钟状,长3-4毫米;花冠长约9毫米,旗瓣扁圆形或近肾形,常稍歪斜,顶端凹,翼瓣比龙骨瓣宽,具短瓣柄及耳,龙骨瓣顶端弯曲近半圈,其中一片的中下部有一角状凸起,基部有瓣柄;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近先端有毛。荚果圆柱状,长5-8厘米,宽5-6毫米,平展或下弯,无毛;种子通常暗红色或其他颜色,长圆形,长5-6毫米,宽4-5毫米,两头截平或近浑圆,种脐不凹陷。花期夏季,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赤小豆主产于我国南部,野生或栽培,产量小,原产亚洲热带地区。赤豆在我国南北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

药材性状特征

赤小豆:呈长圆形而稍扁,长5~8mm,直径3~5mm。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白色,约为全长2/3,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侧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子叶2,乳白色。气微,味微甘。

赤豆:呈短圆柱形,两端较平截或钝圆,直径4~6mm。表面暗棕红色,有光泽,种脐不突起。

性味归经

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用法用量

煎服9~30g。

注意事项

阴虚津伤者慎用,过量服用则渗利伤津。 

参考资料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

2.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3. 钟赣生.《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年版

4. 康廷国.《中药鉴定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年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药学部 王慧第

编辑:袁宝

审核:党总支宣传委员 周诗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赤小豆,披针形,中药,药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